狐狸精?
孫皓沒想到與自己攜手相扶一段時間的居然是這種人,內心實在有些失落,不再理會保安後麵的嘮叨和嘲諷,快速地離開了這裏。
城市像隻巨大的怪獸,每天都吞吐很多人,而且會消化很多人。城市裏,人們住的越來越擁擠,但人們之間的距離反而越來越遠,沒有人會注意到這個城市突然少了幾個人,尤其失蹤的人是沒有家人的情況下。
雖有些失落,但卻證明了一點,現實世界裏麵存在黃麗林這個人,還需要確定的一點是,原著的作者張恒是否在這個世界?
查找一個人的聯係方式不難,尤其是些名人的,隻要你掌握了一些搜索的技巧,加上某些黑客軟件,獲取一個人的聯係方式根本不是難題。不久,孫皓就弄得了張恒的電話號碼。
帶著些許緊張的心情,孫皓撥通了張恒的電話。
“你好,我是張恒。”聲音清脆,有些不卑不亢。
“你好,我是你的讀者,我想問你一個問題?”
“請說。”
“你對你筆下的世界的真實存在性有何看法?”孫皓小心翼翼的避開各種關鍵詞,否則透露主神空間的信息而被抹殺。
“佛曰:不可說。”聲音倒有些肅穆。
“哈?那你看過《黑洞頻率》(Frequency)麼?好的,那麼你認可這種理論麼?”孫皓急切地問道。但還是有意的回避主神空間的任何信息。
《黑洞頻率》這電影說的是一個在兒童期間失去父親的孩子,30多歲後,偶然間發現一部能夠與30年前通訊的電台,通過和父親的特殊頻率的電信號溝通,使得父親逃過死亡的命運。結果就是,自己所在的世界也多了一個白發蒼蒼的父親,自己也多了一份父親健在的記憶。
張恒猶豫一下,還是緩緩說道,“我不認同,我更相信平行世界的理論。某一個世界,因為電子的躍遷,或者量子狀態的塌縮,會同時產生兩個世界,一個是塌縮後的世界,一個是未曾塌縮的世界,就像薛定諤之貓,會存在一個貓活著的世界和一個死了的世界。”
“哦,我也是這麼認為,就像你在前後都放置一麵鏡子,從你臉上反射的光線進入前麵的鏡子呈現第一個像,反射回來後在後麵的鏡子呈現一個像,再反射回前麵形成第三個像。如此反複,你能看見像俄羅斯套娃那樣無數個頭像。但每個像之間存在延時,就是兩麵鏡子間的距離除以光速。但我們很難意識到這種延遲,因為光速太快了。但我們不可否認,若我們的觀測手段足夠先進,會發現你對著鏡子揮了三下手,離開後,其中有些像是揮了兩次,有些隻揮了一次,有些還沒有。若出現某種意外,某次光線傳輸產生了畸變,那麼,可能之後鏡子裏的你再也不會揮手了。”孫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錯,按照信息論,信息傳輸必然會產生信息的缺失,可是說,我隻能以極大的概率保證我肉眼能看到的我是揮了三下手,其他的我就不是我能看到和控製的了。”張恒略做思考後回答道。
“我明白了,謝謝,祝你的新書取得好成績。”孫皓鬆了一口氣地掛上了電話。
難怪如此!
為什麼這個世界的張恒還在寫《大宇宙時代》而沒有進入《無限未來》的世界?可以說再產生某個念想的同時,世界已經像細胞分裂一樣產生了兩個類同世界,一個是張恒進入了書中,一個沒有。即使是沒有進入的張恒,也可以憑借自己的寫作能力寫出一個進入書中的張恒。
當然,這和孫皓沒有關係。
孫皓想清楚的是自己會不會被作者暗算。被“盒子”製造者肆意得殺死。但鏡像世界理論可以說給自己很大的希望。自己可能是被拉進了一個弱作用的世界,一個“盒子”製造者很難影響的世界。
這樣的話,或許可以實現某個計劃了,一個讓自己活下去的計劃。否則,要同時麵對恐怖片世界的威脅,更要擔心自己成了筆下的炮灰,莫名其妙的死去,實在不是人力可以達到。
至於黃麗林,或許自己認識的是最本體的黃麗林,也可能是無限個鏡像後的黃麗林,這又是誰能說清楚的呢。
若是輪回者是恐怖世界裏掙紮的蟲子,那麼所有人都是這個浩瀚宇宙,未知世界中的蟲子了。
【對於這一章的內容,請不要過多地糾結。看明白也好,沒看明白也好,覺得有理也好,覺得扯淡也好,請不要噴我,覺得不好請自行離開。我已經無力於辯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