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3)

他們的一切既得利益,都是“資本主義”的日本所提供所給予的。他們深知,一旦日本改變成“社會主義”,他們將徹底失去些什麼。而“社會主義”究竟也能帶給他們點什麼?卻是他們無論多麼富於幻想也沒有絲毫樂觀的根據的。二百萬中國人啊!在“二戰”後國衛軍有限的日本,二百萬瘋狂的中國人,如潮席卷日本國土,豈不是想在日本搞“社會主義”便搞“社會主義”,想在日本搞“共產主義”便搞“共產主義”的麼?有一點他們是預見得到的——隻要受到號召的二百萬一無所有的中國人,要不願轟轟烈烈地在日本國土之上進行“共產”實踐才怪呢!

於是各持己見各有所憂的兩方麵日本人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於是防暴警察出動平息騷亂。

於是名古屋、大阪等大都市發生了更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有聲援這一派的,也有聲援那一派的。

於是從東京到各大都市,騷亂演變為暴亂。全日本陷入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嚴峻態勢之中。對現實不滿甚至潛懷敵意的些個日本人,公開宣泄,哄掠商場,搶劫銀行,綁架富豪,襲擊巨賈……

火災、爆炸、車禍……彼伏此起。

政府敦促天皇家族出訪國外暫避一陣時日——浮城並未像船靠碼頭一樣,一傍著電子冷製造的冰堤便固定不動。它開始擦著那幾十海裏長的馬蹄形的冰堤繼續漂移,終於與冰堤的末端脫吻,如同船隻離港,漸漸遠辭了九州島,又向公海漂去。

對日本,不啻解除了全國性的一級戰備。一場虛驚,不過使日本政府的首腦人物們出了一身冷汗罷了。對浮城上的中國人,恰恰相反,從大希望的巔峰,而被拋擲於大絕望的深淵,那一種破滅感語言難以形容。呼天喊地也是白呼白喊。既感動不了天也感動不了地。再瘋再狂也是無濟於事。那等於中國人互相嚇唬中國人。除了進一步使中國人之間互相厭惡乃至互相憎惡,沒有別的任何意義。這一座浮城——不,這一座海上廢墟間的中國人,一群群變得木木呆呆,如傻如癡。若說仇恨也是一種思想的話,那麼大多數人頭腦中進行的唯一的思想活動,便是對日本的咬牙切齒深入靈魂的仇恨。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全體都踏上日本國土的話,日本可就真的要遭殃了!

太陽旗在“刷盤子”派的陣地上富有諷刺意味地仍高高飄揚著。他們連降下它扯碎它那點兒宣泄的衝動都不存在了。羞恥感像耗子一樣啃著他們每個人的心。他們怎麼想也想不通——為什麼堂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曆盡凶險,要給你們小日本去刷盤子,甘心情願地倒在你們小日本的門下你們還那般地厭棄我們,竟築起一道冰堤將我們擋在門戶之外?羞恥感仍是仇恨的提煉劑。他們比他們另外的同胞,當然在這座海上廢墟間的同胞,對日本更加仇恨,所謂惱羞成怒。所謂一下子走向了反麵。

他們的一切既得利益,都是“資本主義”的日本所提供所給予的。他們深知,一旦日本改變成“社會主義”,他們將徹底失去些什麼。而“社會主義”究竟也能帶給他們點什麼?卻是他們無論多麼富於幻想也沒有絲毫樂觀的根據的。二百萬中國人啊!在“二戰”後國衛軍有限的日本,二百萬瘋狂的中國人,如潮席卷日本國土,豈不是想在日本搞“社會主義”便搞“社會主義”,想在日本搞“共產主義”便搞“共產主義”的麼?有一點他們是預見得到的——隻要受到號召的二百萬一無所有的中國人,要不願轟轟烈烈地在日本國土之上進行“共產”實踐才怪呢!

於是各持己見各有所憂的兩方麵日本人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於是防暴警察出動平息騷亂。

於是名古屋、大阪等大都市發生了更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有聲援這一派的,也有聲援那一派的。

於是從東京到各大都市,騷亂演變為暴亂。全日本陷入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嚴峻態勢之中。對現實不滿甚至潛懷敵意的些個日本人,公開宣泄,哄掠商場,搶劫銀行,綁架富豪,襲擊巨賈……

火災、爆炸、車禍……彼伏此起。

政府敦促天皇家族出訪國外暫避一陣時日——浮城並未像船靠碼頭一樣,一傍著電子冷製造的冰堤便固定不動。它開始擦著那幾十海裏長的馬蹄形的冰堤繼續漂移,終於與冰堤的末端脫吻,如同船隻離港,漸漸遠辭了九州島,又向公海漂去。

對日本,不啻解除了全國性的一級戰備。一場虛驚,不過使日本政府的首腦人物們出了一身冷汗罷了。對浮城上的中國人,恰恰相反,從大希望的巔峰,而被拋擲於大絕望的深淵,那一種破滅感語言難以形容。呼天喊地也是白呼白喊。既感動不了天也感動不了地。再瘋再狂也是無濟於事。那等於中國人互相嚇唬中國人。除了進一步使中國人之間互相厭惡乃至互相憎惡,沒有別的任何意義。這一座浮城——不,這一座海上廢墟間的中國人,一群群變得木木呆呆,如傻如癡。若說仇恨也是一種思想的話,那麼大多數人頭腦中進行的唯一的思想活動,便是對日本的咬牙切齒深入靈魂的仇恨。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全體都踏上日本國土的話,日本可就真的要遭殃了!

太陽旗在“刷盤子”派的陣地上富有諷刺意味地仍高高飄揚著。他們連降下它扯碎它那點兒宣泄的衝動都不存在了。羞恥感像耗子一樣啃著他們每個人的心。他們怎麼想也想不通——為什麼堂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曆盡凶險,要給你們小日本去刷盤子,甘心情願地倒在你們小日本的門下你們還那般地厭棄我們,竟築起一道冰堤將我們擋在門戶之外?羞恥感仍是仇恨的提煉劑。他們比他們另外的同胞,當然在這座海上廢墟間的同胞,對日本更加仇恨,所謂惱羞成怒。所謂一下子走向了反麵。

五星紅旗也依然在“國土”派的陣地高高飄揚,但是陣地上已沒了愛國者準愛國者們的身影。因為當浮城與冰堤連續幾次猛烈相撞時,不在別處,恰恰就在那裏,橫七豎八經緯交織裂開了無數道深不可測的溝壑,使那地方成了最不安全的地方。在許多人舍生忘死地攀爬冰堤,企圖翻越到冰堤那邊去,也就是翻越到日本翻越到“資本主義”那邊去之際,不少愛國者準愛國者同樣加入了那種高難度的競技。沒有加入的,事實上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隻不過因為人太多,靠不近冰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