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麵將軍俏花魁(孤星邀月)
楔子
元朝末年,災荒不斷,賦役沉重,廣大民眾在死亡線上掙紮。
各地農民不滿大元的統治,紛紛起義,風起雲湧。
公元1351年,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劉福建在潁州發動起義,並推韓山童為明王;同年八月,彭瑩玉、徐壽輝在蘄水起義;起義軍用紅巾裹頭,故稱紅巾軍;公元1352年,郭子興和孫德崖在濠州起義。
朱元璋在皇覺寺收到兒時夥伴湯和的信,信中邀請朱元璋參加郭子興的義軍,朱元璋放下缽盂,投奔郭子興加入義軍,並拜郭子興為義父!
朱元璋入伍之後,作戰勇猛,而且機製靈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興的賞識,郭子興將他視作心腹知己,更將養女馬氏嫁於朱元璋,同時郭子興將朱元璋的名字改名為朱元璋,字國瑞;棄用從前的名字朱重八!
公元1353年,朱元璋回鄉募兵,少年時的夥伴徐達、周德興、郭英等人聽說朱元璋做了紅巾軍的頭目,紛紛前來投效,短短時間便擁有募兵七百多人,這年冬天,朱元璋挑選了心腹徐達、湯和等二十四人離開濠州,南略定遠;途中,朱元璋招撫張家堡驢牌寨民兵三千人,後又招撫了豁鼻子秦把頭的八百人,統率著這支隊伍,一路向東進發,乘夜攻破定遠橫澗山元軍大營,元軍大帥投降,朱元璋挑選了精壯漢人二萬編入了自己的隊伍,病南下滁州。
南下滁州途中,定遠名人李善長到軍門求見,兩人一見如故,李善長以漢高祖劉邦為例勸說朱元璋;隻要效法劉邦知人善任,不亂殺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朱元璋便留李善長做了幕府,隨後朱元璋便帶著自己的隊伍,南征北戰,開始了成就千秋霸業的道路!
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破集慶,該集慶為應天府,將應天府作為了根據地,隨後北征陳友諒、南伐張士誠,經過數年征戰,最終一統天下!
公元1368年,朱元璋於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建國初年,各地仍有反軍勢力,北邊更有大元殘部勢力,朱元璋一邊要派兵清除國內各部反軍,同時還要派兵鎮守北邊邊關,又是經過數年的戰爭,天下基本太平下來。
朱元璋知道邊塞設防的重要性,洪武十二年,朱元璋派徐達與軍師劉伯溫到京城以北邊塞之地圍城設防。
徐達、劉伯溫二人領了旨,帶著人馬,即日啟程,很快就到了邊塞;第二天,兩人騎馬登高瞭望,尋找築城的地方;說到築城,徐達隻會交兵征戰、衝鋒陷陣,而劉伯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問淵博;徐達站在高出一看,連說:“好地方,好戰場!”劉伯溫卻一聲不發。
第三天,兩人又騎馬來到這裏,徐達又連聲說:“好地方,難得的好地方啊!”劉伯溫還是一聲不哼。
第四日,兩人騎馬又來到這裏,徐達又連連說:“好戰場啊,好戰場!”劉伯溫還是不哼一聲,徐達終於忍不住問道:“軍師,我兩領旨來此圍城設防,一連三日,你一言不發,到底為什麼?”
“為了大明江山,也為了你。”劉伯溫終於開口。
“為我?”徐達不解。
劉伯溫用馬鞭指了指前方說:“元帥,你看!北邊燕山連綿,南麵渤海漫天,在此築起雄關,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徐達點了點頭,隨後又問道:“軍師覺得何人能夠擔此重任?”
劉伯溫沉吟片刻,緩緩說道:“你的副將李憶山!”
大明十四年春。
應天府已是穿暖花開,而遠在北邊的永平府卻是春寒料峭,南邊與北邊的差異甚是明顯。永平府城內,街道上行人稀少,甚顯冷清。
一頂轎子由四名轎夫抬著緩緩前行,不知道是要去往哪裏,也不知道轎子中是什麼樣的人物,街道上的行人被這頂轎子所吸引,紛紛側目,猜想著轎子中的人是誰?
轎子依然緩緩前行,約莫過了一炷香的時間,轎子終於停在了一處院落的大門口,四人將轎子緩緩放下,為首一人輕聲對轎子裏的人說道:“舒姑娘,天香樓到了!”
“辛苦各位了!”一道柔美的女子聲音淺淺響起,雖然看不到女子的容貌,但這道聲音聽在人的耳裏,卻已讓人沉醉,聲音是那般的柔美,就像是一汪清泉,滌蕩在心靈之間。
站在一側的轎夫立即伸手將轎簾掀開,接著便見一道淺藍色的身影緩緩從轎子中走了出來,隻見這名女子一襲淺藍色長裙,外麵披著一層白紗,腰間綴著紫色流蘇,正隨風微微飄蕩,隻見這名女子容貌生的極美,長長的柳葉細眉,一雙明亮的眼睛宛若天上的星辰,似水的眸子帶著淺淺笑意,櫻桃小唇不點而朱,兩腮擦了一點胭脂,襯得容顏更加的豔麗,一頭烏黑長發簡單的挽了一個飛仙髻,上麵插著一支紫色的簪子,簪子末端鑲著一隻金色的蝴蝶,蝴蝶的做工非常的精巧,翅膀竟在微微的顫動,放佛隨時都會飛走一般!
這名女子走出轎子,對四人微微一笑,隨即便轉身向大門裏麵走去,大門前麵有兩名護院,看到這名女子走了過來,當下便含笑打著招呼:“舒姑娘,你回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