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2)

來台灣,會是你最幸福的邂逅。

幸福,在悠久的人文文化中得到延續——

曆史上,台灣這塊土地,不斷地發生叛亂事件,不同族群的抗爭,地域引發的械鬥,地方官員多半腐敗無能,沒有政府的保護,無助百姓隻好仰賴神明的保佑。

所以台灣廟宇林立、神佛眾多,伴之而來各種祭祀活動,如船王祭、搶頭香、放天燈、放蜂炮、媽祖繞境、中元普渡,等等,這些因信仰而創造的慶典,有其文化上的意義,還有約束人性的無形力量。

北港朝天宮建廟至今有300多年,是台灣媽祖廟中香火最為旺盛的一座。100多年前,北港曾發生大火,許多民房燒毀,但朝天宮大部分安然無恙,傳有神跡之說。在台灣,很多這樣的老廟,除了是當地老百姓宗教上的寄托,更是一座活的藝術博物館。其廟宇建築大都融合了美術、雕刻、文學等氣息,像一件藝術精品,而台灣的民間表演,如傳統戲曲、雜耍特技、民俗藝陣,都在廟埕進行。這廟埕平時是老人下棋、小孩嬉戲活動的地方,也是鄰裏溝通,傳播信息的重要空間,因此周圍發展出許多商店,小吃攤、賣金紙的阿婆、走唱的街頭藝人、各種民俗工藝、童玩,統統聚集在這,使得廟宇成為地方上的商業中心。

可以說,台灣文化本身就植根於廟宇文化之中,台灣人無論年紀、信仰,都能在這些文化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與幸福,就是在這濃濃的文化氛圍中,台灣一直在將幸福延續著,以後也依然會傳承下去。

幸福,在秀麗的自然風光中得到升華——

不說阿裏山的壯麗,也不談日月潭的瑰奇,台灣即使不出名的風景同樣有讓人感到幸福的暖意。

在恒春半島的東部海岸,從佳樂水向北延伸,有部分崎嶇山路,是落差頗大的懸崖地貌,其中出風穀大草原,是這海岸線上少數的登山路線。

我在中學畢業旅行時去過一次。記得走了好幾個小時的山路,一直穿梭在樹林中,那時正值炎炎夏日,林中一點風都沒有,特別讓人煩躁。走出樹林空氣開始變得清爽,約幾分鍾路程後視野開闊,前方即出風穀大草原,一望無際俯視著山與海洋,尤其是那浩瀚的太平洋,心裏特別激動,這是地理課本上所講的,世界第一大洋,那麼近,就在你眼前;不會忘記,我一直傻坐在草原上,聽著海浪拍岸的聲音,潮來潮去中出了神,想起學校高中部一個學長,想到他打籃球的英姿,不知為何開心地笑了,感到莫名的幸福……

幸福,從滿載感情的台灣小吃開始——

這種味道與風味無關,隻關乎情感。在台灣,有個地方叫做新竹,其貢丸曆史悠久,雖然沾了個“貢”,但這種東西和皇室毫不相幹。關於它有這麼個美麗故事:相傳有個老人家,年事已高,牙齒動搖,無法咀嚼硬物,可又偏好肉食,於是他的兒媳婦就將豬肉剁碎,再用木棒捶打成肉醬,捏成一粒粒丸狀烹煮,吃起來意外地鮮美爽口,公公每餐必佐。媳婦孝行傳了開來。用木棒擊打豬肉的動作,當地發音叫做“貢”,於是貢丸便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