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曆1914年8月1日,以德利西帝國與奧姆帝國為首的七個國家在德利西帝國西部的赫達利亞簽訂了軍事同盟條約,即《赫達利亞軍事公約》,以對抗於同年4月13日結成的伊利克同盟。
參加伊利克同盟(以下簡稱伊盟)的國家有十三個,其中為首的有兩個,分別是格爾羅共和國和布裏亞王國。在20年前的戰爭中,德利西帝國擊敗了格爾羅共和國與布裏亞王國的聯軍,迫使格爾羅共和國割讓了東部的阿倫基亞地區,布裏亞王國也被迫割讓了一些海外殖民地。
為了對抗當時洛爾巴大陸最強的國家,兩國聯合了大陸西部的十餘個國家,在永久中立國巴希爾的首都伊利克召開會議,組建了這個軍事同盟體。伊盟的出現讓德利西帝國不得不停止向西擴張的步伐,將矛頭對準了東方的奧姆帝國。
兩國進行了長達九年的戰爭,伊盟趁機對兩國宣戰,格爾羅共和國奪回了阿倫基亞地區,布裏亞王國搶回了割讓出去的海外殖民地,此外伊盟還占了德利西帝國與奧姆帝國不少的便宜,讓兩位皇帝大為惱火。
為了對付身後那些煩人的蒼蠅,兩國簽訂了停火協定。協定簽訂滿一年後,德利西帝國將皇女嫁給奧姆帝國的皇子為妻。沒過多久,兩國正式締結軍事同盟,並陸續拉攏或吞並鄰近國家,擴大己方的勢力。
公曆1915年2月3日,布裏亞王國的王。。儲克裏森乘坐當時排水量最大的戰列艦“約爾頓上將”號訪問大洋彼岸的米吉亞聯邦,試圖拉攏外部勢力一同對抗赫達利亞公約(以下簡稱赫約)。
米吉亞聯邦是阿裏昂大陸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如果米吉亞聯邦加入伊盟,那麼洛爾巴大陸的政治態勢就會徹底改變。戰爭很快就會爆發,勝利的天平會完全倒向伊盟。
為了還以顏色,德利西帝國於1915年5月14日派遣使節團前往遠在東方的阿西亞洲,對夏帝國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友好訪問。夏帝國作為阿西亞大陸的三大強國之一,一直是遠東地區的秩序維護者,很少參加戰爭。
至於阿西亞洲的其他兩大強國安迪爾和莫魯斯,這兩個國家常年處於戰爭之中,沒空理其他國家的事。
對於赫約的盛情邀請,夏帝國的皇帝劉允表示要考慮一下。而就在他與大臣們商議此事的時候,米吉亞聯邦高調宣布加入伊盟。這不禁讓使節團焦急起來。
如果夏帝國不加入赫約,那麼伊盟很快就會對己方發動戰爭。雖然赫約諸國早已做好了戰爭準備,可是雙方巨大的實力差距擺在那裏。米吉亞聯邦的經濟水平和工業水平都極為發達,戰爭動員後的生產力是德利西帝國的1。5倍,同時米吉亞聯邦還擁有豐富的兵源,並擁有對阿裏昂洲其他國家發號施令的權力。
如果戰爭爆發,勝利的希望將十分渺茫。可是即便如此,赫約也不能投降。這場戰爭的規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一旦認輸就等同於把腦袋放在了敵人的砧板上,人家想怎麼切就怎麼切。所以赫約隻能打,而打的後果就是在承受了巨大的損失之後,被凶殘而貪婪的敵人抓住大拇指,強行按在投降書上。
所以對於赫約而言,夏帝國的加入是必須的。正當使節團急的火燒眉毛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皇帝劉允在自己的寢宮裏遭到刺殺,凶手幾乎是當場被擒。她是劉允新納的妃子,在獲得夏帝國的國籍之前是米吉亞人。經過嚴刑拷問,這位原米吉亞藉女子交代了自己的罪行,承認自己是受米吉亞聯邦情報局的委托來刺殺夏帝國的皇帝的。
根據供詞上的內容,米吉亞聯邦情報局似乎認為對德利西帝國很有好感的劉允會加入赫約,所以才會提前下手把他除掉。
1915年6月13日,新即位的皇帝劉恒在登基大典上宣布夏帝國從即日起加入赫約,並對米吉亞聯邦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