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年、臘月26日、漢朝國都長安城內未央宮中發生了一件震撼全國的大事。
究竟是什麼事呢?
咱們得從未央宮這個緊張氣氛說起,今天的未央宮外,隻見鶴戟執刀的禦林軍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皇宮院內金甲武士背弓胯劍手執長矛怒目橫眉殺氣衝衝!
太一殿下支架著一口油鍋,鍋下的幹柴劈啪作響,這裏邊是熱油翻滾青煙騰騰,有幾名武士守在了旁邊。
今天上朝來的文武百官:宮博、王侯、將帥、校玉、司馬、司空、司扣、司通,一個個目睹這個宮中景象,都是心中輾轉神色驚異呀。有的麵麵相關、有的交頭接耳、也有的獨自無言在那胡猜亂想。正在這個功夫,諫儀大夫竇蓉來了,有幾位文官急忙湊到跟前低聲就問:“竇大人!今日宮中因何如此的異樣啊?!”
“啊?”“今天嘛與往日不同啊!”竇蓉說道。
大夥心想這還用你說嗎?“竇大人,今日因何不同啊?”
竇蓉並沒有回答,他隻是憂心忡忡的環視了下未央宮的四周。
竇蓉這個人在汗氏朝中稱得起德高望重,他性情溫和待人謙恭,不少人說他是胸懷錦繡深奧莫測!不過也有人說他事故謹慎處事圓滑,還有人說他老謀深算狡詐多端,要是說評書的給他個評定可用八個字概括:“大智內涵庸人不識”
現在竇蓉的心裏想的不是宮中的氣氛如何緊張而重要的是大漢江山已經麵臨嚴重時刻!
半個月前孝平皇帝病臥龍榻,國事無人料理,孝平皇帝的祖母太皇太後王政郡讓她的娘家侄子也就是孝平皇帝的嶽父—安漢公王莽代理朝政!
聽說三天前在仁壽殿,王莽向孝平皇帝進獻的一杯礁酒,孝平皇帝喝了之後病情加重,昨天已經人事不省了!
這個礁酒是用礁石沁製的酒,味香而純,不會有奈於病,但就怕在這礁酒之中兼有別的東西。
竇蓉擔心的是真要是一旦間孝平皇帝駕崩,漢室江山繼承無人,因為孝平皇帝沒有子嗣,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竟然連一個太子也生不出來!帝業無人承恐失他人之手啊。所以竇蓉這兩天每天晚上都禱告上天在後花園焚香。
今天竇蓉一看這個氣氛就知道事情不好,正在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忽然聽到東鼓齊鳴禮樂大湊“咚”“咚”“咚”“咚”“噹”“噹”“噹”“噹”這是皇帝要生變啊。
竇蓉一聽心想:“難道說皇帝的病已經好了嗎?不然怎麼會鼓樂齊鳴呢?”
眾位大臣一聽鼓樂聲都心裏高興了,他們麵有喜色,走進太一殿列立兩旁等待著朝見聖上,就在這個鼓樂聲中從九龍口下玉雕屏風的後邊走出來幾名金甲武士,隨後走出來的這個人是金都安撫使蘇獻,盔甲在身肋跨寶劍。
大臣們全楞了!
“耶?”皇帝生變怎麼蘇獻先出來了?往常可沒這事。
緊跟著又走出一個人來!
大臣們一看更楞了。
是前一個月才被選入朝中的祠部郎中:徐世英!
這個人是長安城中,街頭擺卦攤的這麼一個算卦的江湖術士,不知是誰把他看上了選到宮中來了。
大夥這一愣,就瞧著在一群宮娥才女使臣太監的簇擁下從屏風後邊又走出來一個人!
此人頭戴殷殊冠、身穿袖窿者袍、腰係千珠八寶玉帶、足蹬鑲金竹履、麵如銀盆、兩道濃眉、如墨嗣祺,眉臉相淨黑白反襯給人一種冷卷之感,就好像在雪天的枯樹上落上了兩隻烏鴉一樣,這雙眼睛大小適中目光柔和尖耳露出點異樣的光亮,好像在那平穩的河水中突然檸出兩個旋兒似的,鼻直口正骸下一股黑須飄灑胸前,相貌出眾,儀表端莊,此人正是安漢公—國杖—王莽!
眾大臣一看王莽龍袍加身了,當時大為震驚!
有的人竊竊私語:“江山完了!”
王莽走在前麵,麵有憂色,眼中好像含著點淚水,他腳步沉重的走上了皇帝寶座轉身做下來!看了看站在旁邊的徐世英,示意讓他說話。
這個徐世英啊是算卦的出身,處於職業鍛煉加之天賦條件那真是鐵嘴鋼牙力醇巧舌,氣色畫眉壓過百靈能說得兩口子分家、寡婦再嫁!沒準主意的他能把你說出去三千六百裏!你還不知道你是怎麼去得!
這功夫就看徐世英了,不慌不忙從懷裏展開一份詔書,清了清喉嚨沉下麵孔用自己的小高音就讀上了。
“太皇太後詔曰:高祖興師滿檔,提三尺劍,以創大業!平秦滅楚四海歸一,正和民隨夷狄供稅,漢業興於天地,世代昌榮於先祖!然平帝不幸,稍耳崩沒,國不可無君,天不可無日!安漢公莽,素秉忠君廉政之心,更兼修心守道之美,天賜福符群臣擁戴。召示:漢室宗親文武百官盡曉國人,安漢公莽為皇帝之掌政事,祭祀東嶽。”
徐世英讀完了太皇太後的詔書退立到了一旁。
這個時候就見王莽拿著內種難以遏製內心悲痛的腔調說道:“昨夜紫薇無光,平帝駕崩,內宮悲痛欲絕啊。莽陪君在床前哭的幾乎昏厥,聖上病重之時,我曾多次禱告上天,願以身相替,可誰知天意難違,聖上竟駕崩了!”
說到這王莽用袖身一遮臉麵抽泣之聲是四座可聞呐!
內位祠部郎中徐世英說話了:“安漢公莽稱帝乃是上天之命,三天前長安城南,數名爵丁從地下刨到一塊石碑,這碑上刻有幾個大字,先請諸位親自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