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前言
1992年到1994年,我為《吉林日報》的副刊寫過十幾篇文章,基本上是與文史有關的雜文,用的筆名“老陶”。其中有一篇原來題為《皇太×》,發表時被改為《君主繼承人的兩難境地》,議論在專製皇權製度中繼承的艱險,引起了吉林文史出版社一位前輩的注意。這位老先生來京找我洽談,定下來為其寫一本專門講中國曆史上君主繼承慘案的通俗讀物,我定的書名叫《血腥的繼承》。為了這本書,我又找到人民大學的同窗好友徐懷寶,商量構架,分頭執筆。書稿先寫了幾萬字,連同框架目錄送給出版社先看,回複說似乎還不夠通俗。我們也願意再適應,但後來就沒了音訊。這是1993年的事情。
也許是這次種下的種子,到了1994年春天,吉林文史的另一位編輯王桂蘭女士又同我聯係,說是準備出一套明朝皇帝的傳記,問我有沒有興趣。我在前幾年剛剛完成了一部關於魏忠賢專權的曆史著作,正好在這一年由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題為《魏忠賢專權研究》,對明末的曆史還在興頭上。但天啟一朝的事已經嚼過一遍,無意重溫;而崇禎的事跡則在那部魏忠賢專權中剛剛起了個頭,很想繼續探究,於是答應寫一部崇禎傳。按照出版社的思路,既要嚴格忠於史實,又要生動可讀,對於較難解讀的古文,引用時要適度翻譯。
明末的現存史料極其豐富,一部皇帝的傳記又會幾乎涉及到整個帝國內外政治、經濟、社會、軍事、文化的方方麵麵,因此瀏覽各種典籍,建立對崇禎帝個人和他的帝國的整體印象,很費了一番精力。直到這年9月,學校開學了,才算進入正式寫作的階段。
當時我在北京廣播學院擔任著廣播電視文學係的副主任,教的課是“電視文化學”,好在並不算繁忙,每周總有三四天時間可以全心全意地寫作。妻子那時在美國參加一個獎學金項目,家裏隻有我一人,寫作的時候,基本上是每天起床後打開286電腦,一麵翻書核實材料,一麵用WPS軟件錄入書寫,寫得暢快時常常是到晚上九十點鍾才停下來做飯吃飯。曆史其實一點也不枯燥,那裏麵多少人物的運途起落、悲歡離合,真比一部大戲更精彩。
直到年底,寫完那句“蒼茫大地,真是幹淨”,才算長舒一口氣,也從此告別了我非常喜歡的史學領域。
吉林文史的《崇禎帝》是其《明帝列傳》係列中的一部,1996年1月出版,第一次印了1萬冊。十多年後,2007年,中國社會出版社又想起要出一套明朝皇帝的傳記,但不是重起爐灶組織編寫,而是用已經有了版權自由的舊稿統一編輯,拙作得以再版。這一係列名為《正說明朝十二帝》,我的那部題為《崇禎皇帝大傳》,2008年1月出版。中國社會這一係列裝幀印刷較為講究,還在文中插入了許多曆史圖片,但由於文字總量有要求,我自己刪除了原稿中大約十分之一的內容,原書的前言也沒有錄入,有些遺憾。
這次再版,則是由梁由之先生推薦聯絡,遼寧人民出版社的非係列單行本,也是幾乎沒有做任何改動的原稿本。梁先生和我以前並沒有見過麵,但在網上神交已久。他對我這部崇禎傳一直抬愛有加,為了讓這本完成於近20年前的舊著能有更多的讀者,頗費功夫。在這裏我隻能表達深深的謝意,同時也要感謝負責本書組織編輯工作的艾明秋女士。
希望這部新版的舊著,能為讀者帶來穿越曆史、直麵古人的快意。
苗棣
2013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