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偶遇(1 / 2)

陽平城是秦國的一個小城,隸屬於遼東郡管轄,僅有不到30萬人口,生活在這裏的人們都靠著風調雨順過著安逸的生活。說來也怪,陽平城地方不大,但是自古就是個寶地,周邊的萬海、溪元、平東等城市總是旱澇不斷,在不就是蝗災、地震,唯有居中的陽平城始終無大旱大澇,老人們都傳,陽平城上古出過一位真仙,姓名不可考,是這位真仙的氣運一直鎮守陽平城,當然,是真是假無從查證,但陽平城兩麵環山,一麵環水,也的確算得上是一塊風水寶地了。

在城外三十裏處,一個叫河東村的地方,陸定之靜靜的坐在太河邊上,太河就是陽平城一麵環水的原因,從西麵的溪元城向東流經陽平城,再轉向南流至萬海城繼續向南,據說太河最後流到了大海,但這些就不是陸定之知道的了。陸定之的父母在他小的時候就都相繼去世了,隻留下他一個人,靠著全村好心人的接濟才存活到今天。陸家是陽平城的老戶,從陸定之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那一代就已經定居陽平城,以前還是個大戶人家,後來家族慢慢破落了,最終隻好搬出了陽平城,來到河東村定居。

八歲的陸定之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發育的比較緩慢,比同齡的孩子要矮上半頭,瘦弱的身子,配合那張白皙小臉,讓人感覺這娃娃也就五、六歲。但童年的經曆,讓他更加成熟,此時看著眼前滔滔不決的河水,陸定之在思考自己該怎麼辦?

按照當地的風俗,七歲的孩子要進入學校,開始讀書、識字,並進行啟蒙修煉。隻有修煉,方能立足,這是村長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陸定之從小就喜歡聽村長將村子外麵的事情。

通過村長的故事,陸定之知道秦國有了比陽平城大一百倍的京師,秦國周邊還是宋國、趙國等強大的國家,而想要去這些地方,就需要修煉,通過學校的啟蒙修煉,達到化力層次,然後就可以被各大門派選為弟子,學習更高深的功法,衝擊固身。村長當年就是一名固身層次的修煉者,但因為在一次與修妖者的戰鬥中被打傷,功力跌至化力,且永遠無法進步,心死之下,回到原籍,頤養天年。

村長還說,固身層次也才是修行的開始階段,在其上還有輕體、雲海等境界,更是法力無邊,他曾親眼見到過兩名輕體境的強者爭鬥,無論是手段、威勢還是破壞力都比固身境的修行者強百倍都不止。

年幼的陸定之十分向往修行者的生活,早已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成為其中的一員,但是現實很殘酷,七歲那年,因為交不起入學的學費,陸定之沒有能夠進入陽平城唯一的學校——陽平學院,無法上學,就意味著無法開始啟蒙境的修煉,那後邊的化力、固身、輕體、雲海更是成為了遙不可及的幻想。轉眼一年已經過去了,同村的張二狗都已經修煉到了啟蒙中期,按照他的速度,估計再有一年,就可以修煉到後期了,比一般的三年修煉期整整提前了一年,就是以前整天哭哭啼啼的王二丫,都已經順利進入了啟蒙前期。

陸定之知道,那高達五十個銀元的學費,幾乎是一個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費,張二狗和王二丫都是靠著父母炸鍋賣鐵攢夠的,他一個孤兒是不可能湊夠的,但不上學,難道要在村中種地、打漁。不甘心,真的不甘心。

想著想著,陸定之就在岸邊睡著了,在夢裏,陸定之夢見自己飛天遁地、移山填海.

陸定之醒的時候,已是月上枝頭,漫天星鬥,“又一天過去了,我該怎麼辦啊”陸定之苦惱的想著,起身準備返回父母留給自己的茅草屋。

剛待轉身,就看見河邊仿佛有什麼東西,陸定之向前靠了靠,定睛一看,呀,這不是個人嘛,急忙跳進河裏,幸好現在是盛夏,上遊灌溉截流了部分河水,太河的水量不是很大,陸定之遊到水中那人的附近,用衣帶將那人的身體同自己拴住,慢慢將他拽回到岸上。

一個八歲的孩子,還是長期營養不良,在河水中拽一個成年人的難度可想而知,沒遊幾米,陸定之就遊不動了,可是見死不救又違背自己的良心,四下看了看,村子裏已經沒有幾處燈光了,鄉下人休息的早,還是隻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