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第一章

位置概況

丹麥的全稱是丹麥聯合王國,其丹麥語的拚寫為Kongeriget Danmark。由日德蘭半島、法羅群島和格陵蘭島三部分組成。法羅群島和格陵蘭島實行高度的區域自治,就像中國的香港和澳門一般。本書主要是圍繞著丹麥王國,以下簡稱丹麥(Danmark),即位於日德蘭半島上的丹麥本土展開講述的。

在古高德語中,“丹”為“沙灘、森林”之意,“麥”為“土地、國家”之意,丹麥就是沙灘和森林遍布的國家。

丹麥地處8°E~11°E之間,55°N~58°N之間,是世界上緯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晝夜長短變化最大的國家之一。

丹麥南同德國接壤;西瀕北海,與英國隔海相望;東臨波羅的海,與瑞典隔海相望;北與挪威隔海相望。丹麥扼守波羅的海與北海間的戰略,決定了丹麥重要的交通位置。同時也決定了丹麥既是一個民族高度融合的國家,所以丹麥人有著很高的語言天賦,大多數丹麥人會講三種以上的語言。

丹麥本土麵積隻有43092平方公裏,大約相當於3個北京城的麵積,海岸線長度卻有7314公裏,相當於中國海岸線長度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相對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在曆史上,丹麥曾是一個航海業高度發達的國家。

我在丹麥居住的地方叫Toender,它是丹麥最南部的一個小鎮。其實這裏曾經是德國的領地,1980年小鎮進行了一次全民公決,因為這裏的居民更願意歸屬丹麥,所以它就成為了丹麥領土的一部分。因為二戰時德國給歐洲人民帶來巨大的創傷,所以很多丹麥老人到現在仍然仇恨德國,一輩子拒絕說德語。

但是因為德國的物價比丹麥便宜一些,很多靠近德國的丹麥人都願意到德國消費。我就常有這樣的經曆。

購在德國

(2010年9月2日記)

我在Toender小鎮居住在Kety家裏,我們把這樣的家庭稱為host family,我來Kety家的第二天,Kety就帶著我去德國購物了。

現在我帶上護照,坐著Kety的汽車出發了。

汽車行駛了20多分鍾,Kety告訴我,我們已經進入德國境內了。我覺得這裏與Toender沒有根本的區別,都是一樣的歐洲小鎮。

我們在一家超市前下了車,在門口取了一輛購物車。取車時需要放一枚硬幣在邊上的欄杆裏,當把車送回時,掛上鏈條,硬幣可以自己跳出來。先進!既不用人專門理車,車又都擺得整整齊齊。

這家超市很大,物品也齊全,我幾乎找到了所有供中國菜烹飪的原料,但沒有看到“中國製造”,大多是產於韓國和日本。倒是看到了一種叫“中國白菜”的菜,名字雖然如此,但長得袖珍多了。Kety要給我買一袋大米(1斤裝),即使我挑了最便宜的,仍然要16克朗。Kety買了一袋衛生紙,她也是撿了最便宜的。這裏的衛生紙看上去比較粗糙,顏色很暗,不像國內的那種白得可愛。他們真的是洗去浮華了。這裏的商品標價有歐元和克朗兩種,但德國隻使用歐元。歐元對克朗的比率每天都在變化,也不知道商品的價格是不是也變化?收銀台上有一條長長的傳送帶,可以傳遞很多貨物,不同買主的貨物可以用一個紅色的塑料三棱棒隔開。Kety買了很多商品,她帶了一個很大的袋子,可以裝下所有的東西。在出口處,還有賣新烤的麵包,各種各樣,Kety給我買了我喜歡的軟的白麵包。丹麥人比較喜歡吃各種雜糧做的黑麵包,很硬很粗糙的那種。如果有一小段時間沒吃到雜糧麵包,丹麥人的胃就會很不爽呢!

我們走出超市,外麵正飄著小雨,但也沒有人打傘,因為他們很習慣有雨的天氣。

Kety說我們今晚就在德國的這個小鎮就餐。於是我們去找餐館。這時是下午5:00。我們進入一家很大的魚館,老板說已經停業1小時了。第二家更狠,停業2小時了。在我們國內通宵營業的餐館遍地都是。經過一家理發店,標出理發起價100克朗,Kety說這是最便宜的理發店了,她經常在這裏理發,問我理發不,可我怎麼能在這裏消費得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