⑩師長:老師、長者。此句言可將桔樹作師長效法。行:品行。比:比美。伯夷:商代末期孤竹君之子。周滅商,伯夷與其弟恥食周粟,餓死首陽山中,是後世稱道的有節之士。置:植,指種植桔樹。像:榜樣。此節由對桔樹的外美讚頌,轉入對其精神品格的謳歌。
【導讀】屈原重視“外美”的修治,更注重“內美”的堅持。他最痛恨的,是“外承歡之汋約兮,諶荏弱而難持”的“無實而容長”,是“委厥美以從俗”的毫無操守(見《哀郢》、《離騷》)。於是這“獨立不遷”的南國之桔,便成了詩人心目中最完美人格的體現:它既具綠葉素榮、精色內白的美好形態,又兼廓其無求、橫而不流的仁正情懷;特別是愛戀鄉土、至死不移的偉大秉性,更帶有伯夷、叔齊那樣的古賢之風。詩人以如許深情地謳歌著南國的桔樹,正因為這桔樹的美德,恰與詩人自己息息相通!這是屈原首創的一首詠物詩,“看來兩段中句句是頌桔,句句不是頌桔,但見原與桔,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鏡花水月之妙”(林雲銘《楚辭燈》)。宋人劉辰翁稱它為“詠物之祖”,亦指明了它在詠物詩方麵的開創意義。
悲回風①
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物有微而隕性兮,聲有隱而先倡。②夫何彭鹹之造思兮,暨誌介而不忘!萬變其情豈可蓋兮,孰虛偽之可長!③鳥獸鳴以號群兮,草苴比而不芳。魚葺鱗以自別兮,蛟龍隱其文章。④故荼薺不同畝兮,蘭茝幽而獨芳。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統世而自貺。⑤眇遠誌之所及兮,憐浮雲之相羊。介眇誌之所惑兮,竊賦詩之所明。⑥
惟佳人之獨懷兮,折若椒以自處。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⑦涕泣交而淒淒兮,思不眠以至曙。終長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⑧寤從容以周流兮,聊逍遙以自恃。傷太息之湣憐兮,氣於邑而不可止。⑨思心以為兮,編愁苦以為膺。折若木以蔽光兮,隨飄風之所仍。⑩存仿佛而不見兮,心踴躍其若湯。撫珮衽以案誌兮,超惘惘而遂行。歲曶曶其若頹兮,時亦冉冉而將至。薠蘅槁而節離兮,芳以歇而不比。憐思心之不可懲兮,證此言之不可聊。寧逝死而流亡兮,不忍為此之常愁。孤子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鹹之所聞。
登石巒以遠望兮,路眇眇之默默。入景響之無應兮,聞省想而不可得。愁鬱鬱之無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心羈而不形兮,氣繚轉而自締。穆眇眇之無垠兮,莽芒芒之無儀。聲有隱而相感兮,物有純而不可為。藐蔓蔓之不可量兮,縹綿綿之不可紆。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娛。淩大波而流風兮,托彭鹹之所居。
上高岩之峭岸兮,處雌蜺之標顛。據青冥而攄虹兮,遂儵忽而捫天。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依風穴以自息兮,忽傾寤以嬋媛。馮昆侖以瞰霧兮,隱山以清江。憚湧湍之礚礚兮,聽波聲之洶洶。紛容容之無經兮,罔芒芒之無紀。軋洋洋之無從兮,馳委移之焉止。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遙遙其左右。氾潏潏其前後兮,伴張弛之信期。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悲霜雪之俱下兮,聽潮水之相擊。
借光景以往來兮,施黃棘之枉策。求介子之所存兮,見伯夷之放跡。心調度而弗去兮,刻著誌之無適。
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來者之悐悐。浮江淮而入海兮,從子胥而自適。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驟諫君而不聽兮,任重石之何益!心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
【注釋】
①悲回風:此與《思美人》、《惜往日》等詩一樣,取篇首之語為題。可知屈原當年未標詩題,乃後人整理時所加。《悲回風》的寫作年代較難確定,大抵作於《離騷》前後,故有“時亦冉冉其將至”之語,與“老冉冉其將至”相近;且詩中充滿活躍的想象力,不斷幻出虛境,也與詩人創作《離騷》時的繽紛之思相似,而與沉江前夕的直抒胸臆異趣。清人蔣驥稱此詩作於自沉汨羅的前一年秋天,恐怕不確。
②回風:回旋的秋風。“物有微”句:微小的蕙草凋隕了。隕性,即隕生。“聲有隱”句:隱微的風聲往往成為先兆。倡:唱。先倡,開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