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來自春天的消息

春雷

歲末年初,冰雪覆蓋的遼寧大地,傳來春的消息。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

《關於全麵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幹意見》。

它像燈塔,指引方向;如甘霖,沁潤心田;似號角,催人奮進。

它是來自春天的消息,是鼓舞,是鞭策,是力量,是信心。

它是及時雨,是強心針,為遼寧全麵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它是重大機遇,是重大考驗,遼寧未來的興衰成敗在此一舉。

春雷乍響,並非始於今日。

2003年,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東北地區等

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幹意見》,

便已開啟了東北振興大幕。

13年過去了,從振興到全麵振興,一條漫長的路。

我們艱難地走著,也堅定地走著。

結構調整紮實推進,國有企業競爭力增強,民生有了明顯改善。

簡單的詞句可以概括最終的成果,

卻無法描述個中辛勞,更無從記錄那一個個為之奮鬥的麵孔。

當春雷在2016年再度響起,

於是人們知道,

遼寧的春天從未走遠,它隻是躲了起來,

躲在我們走過的群山、跨過的溪流。

途經的光陰,正在成就著我們。

那些個寒冬所經受的砥礪,那些個秋天所嗅過的稻香,

都在磨練著我們的意誌,塑造著我們的氣質,

讓我們格外珍惜這春天的消息。

春雷清晰響亮,描繪著“四個著力”這篇大文章。

著力完善體製機製,

著力推進結構調整,

著力鼓勵創新創業,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從最初“揮毫運墨”,到“潤色加工”,直至“一筆一畫”。

每寫一筆,就是向目標攀升一步,就是向勝利離近一步。

春雷在新的曆史節點上響起。

今日遼寧,與13年前不可同日而語。

滾石上山、爬坡過坎,

這是當前的遼寧,也是當前的東北。

老工業基地全麵振興,

中國需要這樣的遼寧,

遼寧人需要這樣的家鄉。

號角

新起點,新機遇,新挑戰。

新方向,新坐標,新動力。

2016年的春天,我們踏上征程。

號角雄渾高亢,催人奮進;

又淩厲威嚴,聲聲逼人。

我們正在麵對的,是體製機製之痛,

是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之痛,

是種種“成長中的煩惱”。

我們將要進入的,是全麵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和深水區,

前者意味著“難”,後者代表著“險”。

我們正在為之奮鬥的,將是這樣一個新遼寧——

國家的重要經濟支撐帶,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重大技術裝備戰略基地,

國家新型原材料基地,

現代農業生產基地,

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