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夢之向往

是否還記得,

你寫在小學作文裏的夢想?

1978年,全國小學生作文中《我的理想》,

有一半以上的孩子“長大了要當一名科學家”。

就在那一年,

全國科學大會剛剛開過,

郭沫若用詩一般的語言說:

科學的春天來了!

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想都是這樣,

和時代、和國家一起生長。

為每個青少年播種夢想、點燃夢想,

讓更多青少年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

讓每個青少年

都為實現中國夢增添強大青春能量。

有夢想的中國,就是少年中國。

有夢想的你,就是中國少年。

2012年11月29日,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

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複興之路》大型展覽,

首次深情闡述中國夢: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現在,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

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標,

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中華民族的昨天,可以說是“雄關漫道真如鐵”;

中華民族的今天,正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

中華民族的明天,可以說是“長風破浪會有時”。

2013年3月17日,

習近平以國家主席的身份向全國各族人民莊嚴宣示:

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夙夜在公。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這是共和國領導者對祖國、

對人民的情懷和擔當: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

中國夢,人民的夢。

實現中國夢,就要走中國道路。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

傳承中國的“根”和“魂”,

依靠我們“民族的脊梁”。

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創造出來。

農民、農業、農村,始終是中國人最深的關切。

2013年3月1日,

遼寧大窪縣農民朱寶振在家門前掛出了家庭農場的牌匾,

這個普通農民成為個人獨資企業的老板。

這是此前兩個月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家庭農場”概念後

全國首批注冊登記的家庭農場之一。

你可以不懂這項改革的內容和意義何在,

你隻需要知道,

當更多的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

當他們的際遇不再是我們心中的傷與痛,

中國夢才完整。

沒有人知道嫦娥在月宮已經等了多少年。

據說兩千多年前的工匠魯班能削竹製鳥,

飛到天上三天三夜不掉下來。

2013年,一隻美麗的“玉兔”終於再次踏上了月宮的表麵,

美麗的故事幾千年後再次上演。

當年奔月的嫦娥,

有這隻玉兔陪伴,她將不再孤單。

未來,我們一定可以乘坐月球摩托,

或者各種各樣的月球車

在月球上徜徉、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