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二十多年前,我在香港一家英文廣播電台工作,為了給電台籌備 一檔旅遊節目,我提議到中國內地去旅遊一番,然後根據自己的旅 遊見聞做成每期僅兩分鍾的旅遊節目。於是,在先期完成尋找中國 母親河源頭的“黃河之旅”後,我又一次踏上中國這片既熟悉又陌 生的熱土,去探訪生活在中國西南邊陲的神秘的少數民族部落。

之所以進行這次以少數民族人文地理和民族風情為主題的“彩 雲 之 南 ” 的 旅 行, 是 因 為 我 在 哥 倫 比 亞 大 學 進 修 人 類 學 時 就 已 經 對 中國的少數民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時,我便得知在中國廣大的 西南地區生活著壯族、瑤族、布朗族、苗族、侗族、布依族、基諾族、 彝族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

我從香港出發,經廣東、廣西到達貴州、雲南,一路上不斷探訪 這些地區的少數民族及其曆史。這些少數民族大多居住在高山地區, 且 部 落 周 圍 的 水 電 暖 等 基 礎 設 施 嚴 重 不 足, 而 且 通 往 各 部 落 的 大 多 是不能通車的山路,他們基本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簡單的生活設 施,簡樸的生活方式,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慶活動,各具特色的民族 服飾……

我每次進寨都是爬山路或者在向導的帶領下走小路前往,有時也

會 在 當 地 少 數 民 族 家 中 借 住 一 晚, 通 過 與 主 人 麵 對 麵 的 交 談 和 對 他 們 實 際 生 活 的 體 驗, 以 及 聽 他 們 講 述 本 民 族 的 曆 史 神 話 傳 說 深 層 次 地了解這些民族的飲食起居、曆史文化與民族風情。

有意思的是,這些少數民族中(比如苗族和瑤族)他們關於本民 族祖先起源的神話傳說在很多方麵都是相同的,但又各具特色。他 們與漢族一樣,都認為“女媧”是大家共同的母親,但西方社會則 把“女媧”異化為男人,即基督教中所說的“諾亞”這個在大洪水 到來之前根據上帝指示建造方舟躲避災難的男人。

此次旅行發生在二十多年前,不知道我探訪過的那些地區的人們 至 今 的 生 活 狀 況 如 何, 興 許 我 的 這 本 遊 記 將 成 為 記 錄 中 國 少 數 民 族 二十多年曆史變遷的壯麗詩篇。

2013 年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