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浩渺廣闊的星空,沒有瑰麗斑斕的星雲,甚至連蒼涼的小行星帶也沒有……第一次星際旅行,居然是被裝在包裹裏。
淼淼鬱悶的蜷縮在狹小的培養倉內,劈開的魚尾浸在黏稠的培養液中,已經隱約能看見雙腿的形狀。她環抱著冰涼的龜殼,海藻般的幽藍長發若即若離的觸著倉壁,“腿”間的陣陣刺痛電流一般傳遞到發尾,明明滅滅的眨著微藍的熒光。
淼淼的母星,是雙魚座β星的第三顆行星,居裏星。
以藍星土著低精確度的眼光來看,居裏星人正是藍星本土傳說中的“美人魚”。
而在宇宙的另一端,星際聞名的評論家,天蠍座毒舌星人在深入的研究過居裏星人的文明史後,作出了更為精確的評價:
“這是一個匪夷所思的種族。它跨越了非脊椎動物與脊椎動物、魚類與哺乳類的進化壁壘,以無比強勢的姿態融合了數個種族迥然不同的基因,最終呈現出自然進化難以獲得的、極其穩定的遺傳性狀。這是大自然的奇跡,亦是雙魚座居裏星的奇跡。”
這是一句讓所有居裏星人深惡痛絕的千古絕罵。其中心思想隻有兩個字:雜、種。
更讓人咬牙的是,雖然這句話存在惡意誘導的嫌疑,但卻一針見血,精準之極。
居裏星人的上身和藍星土著人類極其相似,下身卻是一條長長的布滿熒光鱗片的魚尾。那頭海藻般的長發也不止是與頭皮相接的蛋白質纖維,反而更像是一些無脊椎動物的觸手,是居裏星人外延的神經末梢,可以準確的辨識周圍各種化學物質的濃度及變化。
正是因為這頭濃密纖細的長發,居裏星人在生物學方麵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生物學的領域裏,居裏星人最大的貢獻是,他們以矽基龜形生物為藍本,研製出了的矽基生物光腦。相比其他星球開發的仿生學光腦,矽基龜則是完全屬於生物學、可以獨立繁殖的科技產物。
作為一個具有高端生物技術的星球,居裏星有一項十分不人道的規定。
它強製規定:每一個居裏星人,必須在畢業季進行一次星際旅行,與其他星球的物種進行接觸、交流以及采樣。
這項規定不人道的地方在於,居裏星人在已知高等智慧族群中,是最戀家的一個種族。他們的領地意識極其強烈,居裏王族製定的第一序列法則就是【私人領域神聖不可侵犯】。用遙遠藍星上的土著語言來形容,這種特質可以簡要的概括成一個字:宅!
強迫一個宅屬性種族進行星際長途旅行……這對於他們而言,是宇宙間最大的一張茶幾。
而淼淼,則是這張茶幾上,杯具中的杯具。
其他的居裏星人至少還能選擇他們的目的地,而她呢?
居裏星人一共九年的義務教育,她連著九年掛科,全栽在老巫婆開設的社會學。最後居裏星最恐怖的教導主任、社會學的主講教授老巫婆陰冷冷的告訴她,最後提供給她一次補考機會。過了,就可以像其他人一樣自由旅行;掛了,就把她打包去藍星。
她都連掛了九年,補考還有懸念麼?
藍星,是一顆不具備星際航行能力的E級文明星球。對於這個默默無聞的低級文明星球,淼淼唯一的印象隻有陳列在冰淵展覽館中,一對保存完好的藍星統治階層種族的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