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墨小芭,十八歲
文/綠亦歌
認識小芭,已經是她不怎麼寫書的時候了。
大概是從二十歲開始,越來越難和人建立長久的關係,“一見如故”聽起來就像是個遙遠的童話。但是我對小芭,卻是真真切切的一見如故。
她恰巧具備了我喜歡的女孩子該有的全部優點:有趣,善良,一肚子的好意和能吃能喝能蹦躂的豁達。
我最喜歡她的一點,就是她可以永遠像個十八歲的小女孩,不屑於糾纏世俗亦不知道妥協為何物。
小芭的生活很簡單,教書、寫字、遛狗、做飯。也有時候畫畫、做果醬、寫毛筆字、練跆拳道,她的生活很簡單,卻又很充實。
她教一群天真可愛的小孩子,和他們打鬧成一片,沒有一點老師的架子,孩子們下課時會和她開玩笑:老師,您命苦了!
神奇的是,無論簡單還是充實,她總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和我這種一到了寫稿期就蓬頭垢麵,坐在外賣盒和蛋糕殘渣裏,晝夜顛倒的宅女不一樣。小芭就算是寫稿到深夜,第二天清晨也會神采奕奕地起床、遛狗、做早餐,讓陽光灑滿房間。
有時候她一點也不像個文藝少女,幾乎不會把詩和遠方掛在嘴邊,很少跟我說好想去旅行一類的話,也許是因為她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到知足,也因此她從不炫耀。
我們曾經相約要一起去戴牙套,我怕醜、怕痛,一直拖拖拉拉。小芭卻和我截然相反,立即去醫院做檢查,探討方案,很快就興高采烈地給我發來她滿口銀光閃閃的鋼牙——帶了牙套後她幾乎都是這樣肆意大笑,從不遮掩。
她還頗有見地地解釋說:“這麼貴的牙套,遮遮掩掩對不起它的價值。”
我對她的行動力佩服到五體投地,想認真地告訴她,她真的很可愛,渾身都是靈氣。
有一天晚上小芭苦惱地問我:“是不是我感知的世界,和這個世界真實的樣子是不同的?”
我想了想,回答她:“正確地來說,是你有自己的法則,不必與外人同流合汙,這多幸運。”
這世上有很多的人,匆匆忙忙地
過時間的河水,不知為何地一路向前。可小芭不是,她坐在曬得到陽光的水邊,晃著腳,哼著歌,享受著每一刻的波光粼粼。
我常想,也許小芭看到的世界,和我這樣的凡夫俗子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我真心為自己有這樣一個朋友感到驕傲,她充滿好奇地睜大眼睛,總能尋覓到那些明亮奪目的色彩,於是世界便向她妥協,還她源源不斷的善意和習習的清風。
有一次深夜,看到小芭在朋友圈裏寫道:“從前我對生活充滿疑惑,於是總在喋喋不休,如今許多問題自己有了答案,說的話、寫的字,便少之又少了。”
我不認識曾經的小芭,但是我很慶幸認識如今的她。
我知道小芭,比她知道我早很多很多,十七八歲的時候,我還穿著洗得褪色的校服,她已經在寫書。小芭的書,從書名就讓我很喜歡——《軟刺》《歡宴》《蜜罐》,到這一本《橡塔》。
幹幹淨淨,簡單利落,所有的波濤洶湧和跌宕起伏,都被她掩藏在這樣的輕描淡寫中。
我很高興,她又開始寫故事了,她又有了新的想要說的話,是多是少都無所謂,我都會聽她說。要是哪一天,她又任性不想寫了,我也不會急,因為我知道,她總會回來的——那些溫暖的文字和深情的故事,該有個好的去處。
很榮幸能夠給小芭寫這篇序,我自作多情地認為,她也像我很喜歡她一樣,喜歡著我這個朋友。
歡迎和我一起來到小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