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縱使五音不全,也要出張專輯

作為一個努力學習英文的理科生,自從有一搭沒一搭整上了這個公號,每天都收到很多溫暖的留言,這使我相信,寫原創做公號這事兒有意思也有意義。

當然有很多友好的吐槽。有人說,我最近感情怎麼怎麼樣,你幫我分析分析,嫁還是不嫁……我實在不好接茬兒,每個人其實都跌跌撞撞,誰也不好意思做什麼人生導師,我說嫁不嫁一句話,但一輩子是你自己過啊是不是。

還有人說,你能不能歡樂一點?在一部分人的印象裏,我應該還可以更逗比。這對於恰逢低潮、負能量爆棚的我來說,還真有點為難。當然,若幹年後回想起來,應該也不是什麼天大的事情,就是感覺自己在穀底了,但別人看起來,“那都不是事”。

碼出來的字,其實是作者狀態的寫真集。你焦躁,寫出來的就是不安;你陰鬱,表現出來的就會低沉;你內心衝突,靈感會像濤濤江水滾滾而來;你歡樂,那就不容易寫出來了,都歡樂去了,沒寫字什麼事兒了。司馬遷憤而撰《史記》,屈原怒而寫《離騷》,文字,本來就是極好的安慰劑啊。

所以,我很認可一個朋友的評論:“警示恒言都是寫給自己看的。”治愈係常常是因為自己觸到了某個傷口,愛情故事至少是某根弦被某人打動,那些零碎的瑣事,未必來自你本人,至少也離你不太遠。文字所呈現的,是作者感知到的,或者想象到的,或者試圖讓別人了解的東西。

文字不隻是一個出口,更是一種沒有攻擊性的陪伴。它傾聽你並記錄你的一切思緒,不嫌棄你嘮叨,不嘲諷你沉悶,也不反彈你的壓迫。它永遠不會說“你怎麼這樣想”“根本沒那麼回事”“跟你說這樣是不對的”,等等等等。人與人之間,即使是最好的雙邊關係,也有作用和反作用力,但文字不會,它真的像一團橡皮泥,任你搓來揉去,隻耗費一些流量和電。它無邊無際,可曆史可地理,沒有時間空間限製,大概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一樣東西了。

所以,在某個時刻,情緒走投無路的時候,沒有比寫字更合適的了。

這樣子,寫字就是一個發展的新愛好,也是一個曾經的老相好,就像抽煙、喝茶、打牌一樣,它舒緩你,拯救你,陪伴你,你就像自己的老中醫,在文字中發掘出自愈和療他的能力。

所以我覺得,文青原本不是什麼標簽,也不足以用於將你我分類。誰沒有在本子上寫過一兩段內心的真實感受,把自己感動得不行,跟最貼心的人分享的經曆呢?文青是某個時段的一種狀態,是日月有顏色,花草有溫度,想法到處亂竄,是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它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是在粗糙魯莽的成長路上,內心翻江倒海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