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生命中那些不期而遇的溫暖
記得高一時,我有次跑步傷到膝關節,隻好請了病假準備回老家休養一段時間。離開學校那天,我去教室取課本,看見同桌正坐在座位上抹眼淚。我問她怎麼了,她說:“你走了,我以後都沒有伴了,你什麼時候回來呀?”聽她這麼一說,我的鼻子也有些酸酸的,可我的心裏卻覺得熱熱的。那是離家三百公裏的杭州,南方的冬天寒氣逼人,而校園裏好朋友的記掛,就像一縷穿透流雲的陽光,灼灼地照亮了那個少女被腳傷折磨又擔心落課的焦躁又煩惱的內心。
大一升大二時我轉了專業,當我辦完煩瑣的手續開始正常上課時,新學期已經過去了三周。陌生的課堂,陌生的班級,尤其當我聽到老師說下周的實習按照學期初上報的分組名單進行時,我的孤單和憂慮幾乎將原本對新專業的規劃和信心完全淹沒。在課間休息時,班長來到我的座位前,對我說:“這門課每個月有一次小組實習,你要不要和我們一組啊?”我至今都記得那一刻心裏的感激和感動。那年北京初秋的涼風裏,新同學友善的笑容和幫助,是那個懷揣著忐忑和不安,不知如何才能盡快適應陌生集體的女生心中最深刻的大學記憶。
有一年暑假,我一個人在四川旅行。因為路遇堵車,到達馬爾康時,去觀音橋的最後一班車已經開走。我焦急地向車站裏的工作人員打聽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到達。一個穿製服的大叔熱心地帶著我一個一個地詢問車站外的司機。因為聽說那天下午可能要封路,司機們都很猶豫。大叔跟他們說:“她一個女娃子,你就送一下她,就當幫我一個忙。”在終於幫我聯係到一個司機上了車之後,他還不忘留給我一個應急的電話號碼。那個蜀地酷熱的烈陽下,陌生人無私的援手,讓我在旅途中茫然無措的時候,看見了未知和變數中的善意和溫情。
去年我辭職離開了上一家公司,在我最後幾天去交接工作時,看見自己的工位上放了一份禮物。禮物旁有張卡片,上麵寫著:“看到這個時覺得很適合你,本來是想在你的生日時送給你的,沒想到會在這樣的情形下提前交給你。祝你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快樂,順心!”熟悉的字跡,來自一個前輩同事。當時我所在的是公司的後台管理部門,同事們平時各自忙於繁雜又沉重的工作,而我和她又都是寡言之人,工作以外並沒太多的交流,但那個秋涼的午後,在淡淡的離別的惆悵中,這樣一份不期而至的禮物和祝福,在刺激到我的淚腺的同時,更讓我獲得一種溫暖的鼓勵的力量。
所以,在我整理這幾年間寫下的文字時,那曾經的小溫暖就像流星一樣,不停地從記憶的天空中滑落到我的腦子裏,讓我渾身似乎又被這些灼熱的小太陽照耀。我想,正是因為這些力量,才讓我在這麼多年裏,孜孜不倦地記錄著一個個幸福和美好。
我一直覺得,人生在世是一場自我的修行,各種苦痛、各種挫折、各種悲傷,都是無法避免且沒有必要繞過去的——就像唐僧師徒西天取經那樣,九九八十一難,少一個都不行。幸而,這些星星點點的溫暖和感動總會在不經意間降臨,陪伴我在一個人獨行的路上,有力量,不孤單。
所以,即使生命嚴寒而孤獨,也要相信,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止的希望。
你我都將找到心的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