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聽後流露出同情之色,把身上僅有的一部分錢財給了他,還帶他去住旅店。結果,第二天醒來,他的衣服食物和錢財都不見了蹤影,那人也不見蹤影。
幫別人一次,就掉一塊肉。三個忘恩負義之徒都沒有讓農夫的警覺有所提高,同樣的錯誤一幕幕上演。
防範忘恩小人,要提高警覺。一次宋娜聽幾個人談論說炒股有多賺錢,她就動心起來:快點賺一筆錢還清貸款,日子就會好過多了。
於是,宋娜找丈夫商量此事,想把還債的存款拿去小賭一把,先生表示不讚同,他認為還是紮紮實實地存錢還貸比較放心。但宋娜沒有聽從丈夫的話,她提了5萬元錢就去了股票交易大廳,站在大廳裏,她不知何去何從,而正在這時,她遇到了以前的鄰居蔡姐。蔡姐向她推薦了一隻股票,說會穩賺不賠,宋娜一咬牙,把5萬元全買了那隻股票。最後那隻股票大跌,5萬塊錢全部打了水漂。宋娜很是傷心。
不久後,一個遠房親戚打來了電話,她告訴宋娜自己找到了一個賺大錢的地方,幹一年就可以買車買樓。當宋娜問她具體是什麼工作時,她卻模模糊糊地說是銷售工作,聽她說得天花亂墜,宋娜又一次動心了。這次,他瞞著丈夫取了存款跟親戚走了。
3個月後,丈夫把已兩手空空的宋娜從派出所接回了家,原來她被傳銷騙了。
幫了這種小人的忙,可能你也遇到過,但是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若真要說那些過去的事就沒什麼意義了,也不能改變什麼。那就讓我們長些教訓,不再做這種讓我們後悔的事了。當宋娜第一次失敗後,這次教訓本應牢牢記住的;那些曾受過你恩惠的人也許某一天突然出現在你麵前,幫你出謀劃策,看似報恩,但事實卻是恩將仇報。
後悔是犯錯誤後暫時的自我泄憤,但不會是一勞永逸的靈丹妙招。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才不至於在同一個地方留下多個錯誤的腳印。你曾予人恩惠,別人未必想湧泉相報,別忘了有些人會恩將仇報,因此你認真地聽,聽到他們的風時,想想有可能是雨。
過河切莫拆橋
過河拆橋,原意指的是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用來比喻達到目的之後,便把那些曾經幫助自己的人一腳踹開,這是一種為人們所唾棄的忘恩負義的舉動。
在春秋末期,吳、越爭霸,越國戰敗,被迫求和。
而此後,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任用大夫文仲、範蠡治理朝政,用了十年之久,終使越國脫胎換骨,由弱而強,並擊敗了吳國,洗刷了國恥。而這回吳王夫差又走上了出逃的路,他連續向越國求和七次,但文仲、範蠡堅持不允許。
夫差迫於無奈,就把一封信係在箭上射入範蠡營中,信上寫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獵狗沒有了用處了,就被殺了煮肉吃;敵國被滅掉了,出謀劃策的謀臣沒有了用處,就會被拋棄。兩位大夫為何不讓吳國保存下來,也好給自己留點餘地呢?”
但是文仲、範蠡還是拒絕議和,夫差走投無路,最終拔劍自刎。吳國滅亡後,越王勾踐在歡慶宴會上,發現範蠡不知去向。第二天有人在太湖邊找到了範蠡的外衣,大家都認為範蠡跳湖死了。可是過了不久,文仲收到了一封信,上麵寫著:“飛鳥打盡了,彈弓就被收了起來;野兔捉光了,獵狗就被殺了煮來吃;敵國被滅掉了,謀臣就被廢掉或遭害。以越王的人品,隻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享樂。大夫至今仍不離他而去,不久難免會有殺身之禍。”
聰明的文仲馬上想到這信是範蠡寫的,但他並不相信範蠡所言,不過從此便告病不再上朝。終有一日,文仲的舉動引得勾踐有了疑心。一天,勾踐登門探望文仲,臨別還留下佩劍一把。文仲發現劍鞘上有“屬鏤”二字,那正是當年吳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盡的那把劍。他明白勾踐的用意,後悔沒有聽範蠡的話,隻得引劍自盡。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越王勾踐眼裏已經失去了價值、還被認為是潛在威脅的文仲,最終落得了和“良弓、走狗”一樣的悲慘下場。在曆史上,忘恩負義的戲劇就這樣被打著維護大局穩定的神聖旗號而被重複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