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跟我去救災(2 / 2)

這種建築成本最廉價的窯洞式和半地穴式的居室,具有冬暖夏涼的優勢。周澤普要用地窩子安置那些無家可歸的災民。

小陽春持續了半個月,有少數人對周澤普的的做法有了微辭。但更多的人則認為周公子這樣做,是行善積德之舉,積極地配合縱隊和村公所,修房屯糧,像一群忙忙碌碌的工蟻。

但這樣的好天氣,就在老秀才乘船從武昌返回的第二天,戛然而止,一場大雪不期而至。

這次武昌之行,老秀才從湖廣總督衙門,為周澤普捐到候補知縣,為他本人捐得候補教教諭,另外還捐納了官服官帽和官靴。

金雕縱隊軍營,周澤普的辦公室內,爐火燒得正旺。

老秀才喝了一口濃茶,“雖然捐納得了官,但是要想得到實缺,還需要赴吏部報到,等候吏部依法選用,吏部再分發各省,聽候委用。”

周澤普看著窗外的雪越來越大,“捐納做官也是一件麻煩事,那些新科進士能好些吧?”

老秀才道:“好不了哪裏去,所有的文官都要由朝廷吏部銓選,吏部定期讓士子掣簽而後分發。那新科進士歸班選用知縣,直到吏部查明前科進士將次用完,才能令其赴部投供,照原甲第名次先後挨選。”

周澤普道:“如果沒有錢,也沒有門路,還不知道候選到什麼時候。我有了這候補知縣就可以了。有等著候選的時間,還不如為老百姓做些事情呢。”

老秀才一指窗外道:“不錯,有時間還不如去救災。”

天啟五年十二月,湖廣、兩江遭遇了一場百年不遇的雪災。

山穀皆冰封,樹木皆被冰所覆蓋,河流河凍,車馬可渡,人多凍死。

不僅湖廣、兩江,整個長江以南地區,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雪災。

至於長江之北的河南、陝西、山東北京等,災情更為嚴重。

根據後來湖廣通誌記載:天啟五年冬十二月,湖廣雪,時恒陰,寒甚,白晝雪,下如珠,次日複下如鵝毛,曆六日至八日乃已,山穀之中峰盡壁立,林皆瓊挺,父老俱言,從來未有,此後連歲皆稔。

因為周澤普事先做了部署,縱隊控製區內,雖然大雪壓到了幾間無人居住的草屋,但是軍民都沒有遭受雪災之苦。

大雪紛紛揚揚地下了七天七夜,周邊村莊和城裏,不斷有房倒屋塌,凍死人餓死人的消息傳來。躲在家裏烤火的人們,一個個恍然大悟,原來,周公子讓他們做的一切,是為了大家。

“活菩薩,真是活菩薩呀。”有的人家甚至考慮是不是給周澤普供個牌位,一想這周澤普那麼年輕,還是算了吧。

老秀才在村公所救災會議上讚道:“澤普觀天之化,推演氣候,未雨綢繆,我等不及也!”

朱炳昆問老秀才:“既然大帥能推演出氣候變化,為什麼不告知柳北縣官府,這樣可以救一些人?”

老秀才淡然一笑:“如今閹黨弄權,一旦不慎,就落得妖言惑眾之罪。此外,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取死之道也。”

朱炳昆歎服。

翠蓮道:“爺爺,如今你和大帥都有了官身,是不是以後該稱大人。這大帥在營中叫還好,其他地方就不合時宜了。”

周澤普笑道:“叫什麼不都還是我周澤普嗎?”

眾人齊聲道:“大人,這樣沒有了規矩,那可不行!”

周澤普起身,“什麼行不行的,走,跟我去柳北救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