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色彩選購與搭配(1 / 3)

色彩是光刺激眼睛產生的一種視覺活動。當看到一套賞心悅目的服裝時,首先入目的就是色彩,一套色彩和諧的服裝總會首先贏得人們的青睞。色彩會給人冷和暖、膨脹和收縮、輕和重、柔和與堅硬、華麗與樸素、興奮和沉靜等不同的感覺,簡單說來,不同的色彩給人不同的感覺。不同的人、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場合,需要不同的感覺。如果一套服裝穿在身上,別人眼裏隻有漂亮的服裝而沒有穿著的人,那是最失敗的著裝。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不美的衣服,隻有不好的搭配。

色彩原理

服裝色彩是服裝感觀的第一印象,它有極強的吸引力,若想讓其在著裝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必須充分了解色彩的本質特性。

色彩是光刺激眼睛產生的一種視覺活動。而眼睛在受到光線的作用時才產生視覺,由此也可以說,沒有光線,人類的視覺活動就受到了阻礙。因此,人們對色彩的感知,實際上是光線、物體和眼睛三者結合的產物,缺一不可。

色彩的種類

色彩是由紅、橙、綠、青、藍、紫七色組成。其中這七色又可分為原色、間色和複色三種類型。

1、原色

紅、黃、藍這三種顏色被稱為三原色,這三種顏色是任何其他色彩不能調配出來的顏色。

2、間色

兩個原色相調和產生出間色。如:紅+黃=橙,紅+藍=紫,黃+藍=綠,其中把橙色、紫色、綠色稱為間色。

3、複色

一種原色與一種或兩種間色相調和,或兩種間色相調和產生的顏色就是複色。如:黃+橙=橙黃、橙+綠=棕(黃灰),橙黃色、棕(黃灰)色就叫複色。

色彩分為無彩色係和有彩色係兩大類。無彩色係是指白色、黑色和由白、黑調和形成的各種深淺不同的灰色。有彩色係(簡稱彩色係)是指紅、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

……相關鏈接:

有彩色係的顏色具有三個基本屬性,即色相、明度和彩度。其中,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

色彩的屬性

色相、明度和彩度並稱為色彩的三大屬性,確切地說是彩色係顏色的三種屬性。

1、色相

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是指能夠比較確切地表示某種顏色色別的名稱。色彩的成分越多,色彩的色相越不鮮明。

2、明度

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純度。各種有色物體由於它們反射光量的區別就產生顏色的明暗強弱。色彩的明度有兩種情況: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二是各種顏色的不同明度。

3、彩度

彩度也叫純度,它指的是色彩飽和的程度,或指色彩的純淨程度,它表示顏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比例愈大,色彩愈純,比例愈小,則色彩的純度也愈小。純色不含任何雜色,因此任何顏色的純色都是這同一色相顏色中彩度最高的顏色。如果一混和,彩度就愈低。

……相關鏈接:

把不同的顏色放在一起,就會發現,有的顏色顯得暗,有的顏色顯得亮,如深紅和淺紅,深藍和淺藍,由此可以知道,色彩明暗深淺的差異程度,即明度。

色彩的本質

色彩是由於光的作用而產生的。太陽的色光照射到不同的物體上,由於光的作用和不同物體對光的不同吸收率和反射率,因而產生了豐富的色彩,也就是我們所見到的物體色彩。

色彩、款式、材質是構成服裝的三大要素。在這三個要素中,色彩是首個要素,可見色彩在服裝設計學中的重要性。

服裝色彩的構成有以下三種屬性:

1、實用性

保護身體,抵抗自然界的侵襲。

2、裝飾性

色彩本身對服裝具有裝飾作用,優美圖案與和諧色彩的有機結合,能在同樣結構的服裝中,賦予各自不同的裝飾效果。

3、社會屬性

它不僅能區別穿著者的年齡、性別、性格及職業,而且也表示了穿著者的社會地位。

……相關鏈接:

色彩始於光,也源於光,包括自然光與人工光。光線微弱的話,色彩也就微弱;光線明亮的地方,色彩就可能特別強烈。色彩是引起共同的審美愉快的、我們最為敏感的形式要素。色彩是最有表現力的要素之一,因為它的性質直接影響我們的感情。

色彩的冷暖

色彩本身應該說並無冷和暖的區分,因為冷和暖是人們觸摸東西後才產生的感受,而顏色則是用眼睛看的視覺效果。可生活經驗告訴我們,色彩是有冷暖感的:紅、橙、黃像火焰,像日出,像血液,給人以暖和感;綠、藍、藍綠,像湖水、像海洋,像冰川,像月光,給人以涼爽感。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從色相上看,紅、橙、黃等暖色係給人以暖和感;相反,綠、藍、藍綠等色給人以涼爽感;在彩度上,彩度愈高的色彩愈趨暖和感,而明度愈高的色彩則有涼爽感,明度低的色彩則有暖和感。

冷色和暖色沒有嚴格的界定,它是顏色與顏色之間對比相對而言的。如:同是黃顏色,一種發紅的黃看起來是暖顏色,而偏藍的黃色給人的感覺是冷色。以下主要是冷色與暖色的區別。

……相關鏈接:

從色彩心理學來考慮,把凡近暖極的稱暖色,近冷極的稱冷色。與冷極距離相等的各色,冷的程度相等;與暖極距離相等的各色,暖的程度相等;凡與兩極距離相等的各色,稱為冷暖的中性色。

色調的選擇

簡單說來,不同的色彩給人不同的感覺,色彩會給人冷和暖、膨脹和收縮、輕和重、柔和與堅硬、華麗與樸素、興奮和沉靜等不同的感覺。不同的人、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場合,需要不同的感覺。

那麼,怎麼選擇我們合適的色彩呢?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用中性色與基本色相配合,是最容易找到色彩平衡的一種。

衣櫥裏的服裝色:一類是基本色,一類是中性色。

中性色的衣服是組成衣櫥的基礎。中性色和什麼色都配得起來,反複穿也不會讓人討厭。暗的(深的)中性色用於冬季服裝,淺的中性色用於夏季服裝,以黑白灰為主。

中性色:黑色、藏青、灰色、綠棕色、駝色、深棕色、褐色、茶色;白色、淺灰、淡米黃、淡玫瑰紅、淡藍色、淺土黃、金黃色、乳白色、紅灰、肉色等。

基本色:深紅色、紅色、群青、綠色、墨綠色、紫紅、草綠、朱紅、淺紫、淺朱紅、血牙色等。

配色的比例

比例包含著“比率”、“比較”的意思,包含著兩種以上的顏色,這些顏色由於在運用中麵積上的差異,從而形成不同的顏色麵積之間的勻稱性、對比性和和諧性,對此我們稱之為配色的比例。

1、以一種明度的顏色為主,其他不同明度的顏色為點綴色,這樣,服裝色彩的搭配和諧統一,不會因同時出現多種明度的顏色而雜亂無章,無主無次。

2、以兩種不同明度的顏色為基調,這兩種顏色須以黃金分割比例(1:0.618)或近似黃金分割比例進行麵積分配,其他不同的明度的顏色,如手套、圍巾、帽等均以點綴色出現,這樣的服裝配色使人感覺豐富而不亂。

……相關鏈接:

全身色彩以三種顏色為宜,當您並不十分了解自己的風格的時候,不超過3種顏色的穿著,絕對不會讓您出位。一般整體顏色越少,越能體現優雅的氣質,並給人利落、清晰的印象。全身服飾色彩的搭配避免1:1,尤其是穿著的對比色,一般以3:2或5:3為宜。

配色的均衡

配色的均衡是指色彩配合後在人們視覺心理上產生的平穩安定感,即服裝配色布局上的合理性和勻稱性。服裝在色彩上沒有取得均衡,稱為不均衡。配色的均衡是根據人的不同審美觀來進行的一種搭配。

構成服裝色彩均衡的基本因素:明度、純度、冷暖、位置、形態以及麵積等。

1、對稱均衡

左右對稱衣服上的各種色彩能在視覺上取得的均衡,稱之為對稱均衡,可以是服裝表現為莊重、大方和平穩安定。

2、非對稱均衡

為了追求變化,服裝的款式往往采取非對稱的形式,但由於色彩的強弱、輕重在人們的視覺上表現為相對穩定的感覺,這種配色相對均衡稱之為非對稱配色均衡。

3、上下均衡

用上下的彩色比例關係取得均衡,叫上下均衡。在配色的上下均衡中,上輕下重具有安定感,為廣大中老年人所喜愛;而上重下輕容易產生運動感,產生一種富有生氣的不均衡的美,為年輕人所青睞。

……相關鏈接:

服裝前後的均衡也很重要,前後色彩表現出來的均衡感的確存在。因在不同角度欣賞都能體現完美,故前後均衡是服裝配色中較高的要求。

配色的節奏

服裝配色的節奏感,是通過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形狀、位置等方麵的變化和反複,表現一定的規律性、秩序性和方向性的運動感。由顏色的配置產生整體的調子。而這種配置關係在整體色調中反複出現排列就產生了節奏。

1、層次節奏

是指像彩虹那樣把色相順次排列,或同一種色相以不同明度和純度按一定順序排列起來所產生的節奏感。

2、重複節奏

以單位的色彩像台做有規律的循序反複而表現出的秩序美,稱之為重複節奏。

3、綜合節奏

是色彩和形狀的重複單位複雜化組織後,能夠產生極強的運動感。

……相關鏈接:

色的節奏和顏色的排放、形狀、質感等有關。因為漸進的變化色相、明度、純度都會產生變化而且時有規律的,所以就產生了階調的節奏。將色相、明暗、強弱等等的變化做幾次反複,從而會產生反複的節奏。

配色的層次

配色的層次是指色彩在服裝上表現出的前後距離和空間感,分平麵層次和立體層次兩種。

1、平麵層次

主要依靠色彩不同屬性(即色相、明度和純度)及相互對比關係在麵料上所體現出的色彩前後視覺效果。

2、立體層次

立體層次是由於內衣色彩的不同和實際空間距離的差異,所體現出的前後層次感。

有層次地運用色彩的漸變搭配,可以隻選用一種顏色,利用不同的明暗搭配,給人和諧、有層次的韻律感,也可以利用不同顏色、相同色調的代培給人和諧的美感,主要色配色也是一種配色層次的不錯方案。

……相關鏈接:

配色是一種方式,也是一種規律,是指人們對各個單個色彩的搭配組合。配色美是指色彩搭配組合的效果,使人的視覺和心理產生美的愉悅感、滿足感。單獨一種顏色談不上美與醜,隻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搭配在一起時,才會有美或不美的評價。

基本的色彩調和理論

色彩的調和性作用是很明顯的,而我們的日常搭配中是需要將不同的顏色搭配在一起。其基本理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二色調和:凡是通過色立體中心的兩個相對的顏色(互補色)都是可以組成調和的色組。

2、三色調和:凡是在色相環中構成等邊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三個色是調和的色相。也可將這些等邊或等腰三角形或任意不等邊三角形使其三點在圖中自由轉動,可找到無限個調和色組。

3、四色調和:凡是在色相環中構成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四個色是調和的色組,如果采用梯形或不規則四邊形,也可獲得無數個調和色組。

4、五色以上的調和:凡在色相環中構成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的五、六、八個色是調和色組。伊登認為“理想的色彩和諧就是要用選擇正確的對偶的方法來顯示其最強效果”。

色彩對比

“對”有雙數,互相麵向等意思;“比”有挨著,較量,求得異同等意思。當兩個以上的色係放在一起,比較其差別及其互相間的關係,稱為色彩對比的關係,簡稱色彩對比。在色彩對比的狀態下,由於相互作用的緣故,與單獨見到的色彩是不一樣,這種現象是由視覺殘像引起的。

將兩個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是構成色彩對比的第一個條件。這裏所說的一起,包括在盡可能接近的時間和空間裏,也就是說在同一視域,最好在同一視域中心之內。隻有時間與空間意義上的一起,才能準確地發展異同,才能最充分地顯示出應有的對比效果。否則視覺印象就會淡漠甚至消失,這樣便失去了對比的意義。

明度對比

在色彩三屬性中以明度的差異形成的對比稱為明度對比。明度高的會顯得明亮,明度低的會顯得更暗。例如同一明度的色彩,在白底上會顯得暗,而在黑色背景上卻顯得更亮。因明度差別而形成的色彩對比,稱之為明度對比。根據明度色標,凡明度在零度至三度的色彩稱為低調色,四度至六度的色彩稱為中調色,七度至十度的色彩稱為高調色。

色彩間明度差別的大小,決定明度對比的強弱。三度差以內的對比又稱為短調對比;三至五度差的對比稱明度中對比,又稱為中調對比;五度差以外的對比,稱明度強對比,又稱為長調對比。明度對比可大體劃分為以下十種:高長調、高中調、高短調、中間長調、中間中調、中間短調、低長調、低中調、低短調、最長調。

……相關鏈接:

在明度對比中,如果其中麵積最大、作用也最大的色彩或色組屬高調色,和另外色的對比同長調對比,整組對比就稱為高長調。

色相對比

在色彩三屬性中以色相差異為主形成的對比稱為色相對比。色相的差別雖是因可見光度的長短差別所形成,但不能完全根據波長的差別來確定色相的差別和確定色相的對比程度。色相對比的強弱,決定於色相在色相環上的距離。

任何一個色相都可以自為主色,組成同類、近似、對比或互補色相對比。人們歡迎色彩,這就是說有一定純度的色彩,不同程度的色相對比,既有利於人們識別不同的色相差異,也可以滿足人們對色相感的不同要求。

同類色相對比是同一色相裏的不同明度與純度色彩的對比。這種色相的同一,不但不是各種色相的對比因素,而是色相調和的因素,也是把對比中的各色統一起來的紐帶。

……相關鏈接:

同時對比的對比效果主要是:在色相上,彼此把自己的補色加到另一方色彩上,兩色越接近補色,對比越強烈;在明度上,明度高的越高,明度低的越低;越接近交界線,影響越強烈,並引起色彩滲漏現象。

純度對比

在色彩三屬性中以純度差異形成的對比稱為純度對比。純度對比是較鮮豔的色與含有各種比例的黑、白、灰的色彩,即模糊的濁色的對比。

同一純度的顏色,在幾乎等明度、等色相而純度不同的兩種顏色背景上時,在純度低的背景色上的會顯得鮮豔一些,而在純度高的背景色上會顯得灰濁。

可以用四種辦法降低色彩純度:

1、加白

純色混合白色可以降低其純度,提高明度,同時色性偏冷。曙紅+白=紫青味的粉紅;黃+白=冷色淺黃。各色混合白色以後會產生色相偏差。

2、加黑

純色混合黑色,降低了純度,又降低了明度。各色加黑色後,會失去原來的光亮感,而變得沉著、幽暗。

3、加灰

純色加入灰色,會使色味變得渾濁;相同明度的純色與灰色相混,可以得到相同明度而不同純度的含灰色,具有柔和、軟弱的特點。

4、加互補色

加互補色等於加深灰色,因為三原色相混合得深灰色,而一種色如果加它的補色,其補色正是其他兩種原色相混所得的間色,所以也就等於三原色相加。

……相關鏈接:

低純度基調,易產生髒灰、含混、無力等弊病;中純度基調具有溫和、柔軟、沉靜的特點;高純度基調具有強烈、鮮明、色相感強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