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孩子擺脫孩子膽小的壞習慣呢?很多家長都困惑不解。有的家長為了改變孩子膽小的壞毛病,特意叫孩子去做他不敢做的事情,比如說,孩子天黑不敢一個人待在家裏,家長為了訓練他的膽量,就特地把他一個人留在家,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把孩子嚇壞了,讓孩子產生了心理恐懼。有的家長在麵對孩子膽小的壞習慣時,總是氣急敗壞,對孩子的膽小怯懦總是無法理解,覺得明明不恐怖的事情,孩子為什麼會覺得害怕呢?這樣想的做法往往是對孩子的膽小大吼大叫。然而他們並沒有想到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更加恐懼,並不能真正改掉孩子膽小的壞習慣,還可能自此讓孩子恨上父母,導致親子關係的不和諧。
伊索寓言上有這麼一個故事:在古老的森林裏,居住著很多的動物,如老虎、狐狸、刺蝟、鬆鼠、長頸鹿等等,它們常常為爭一席之地或口腹之欲而相互廝殺。其中,兔子是常常被追殺的對象,過著到處躲躲藏藏的生活。兔子又生性膽小,一點風吹草動就抱頭亂竄。有一次,兔子們被大批的動物追殺,它們恐慌不已,到處奔跑,終於逃脫其他動物的魔爪,但還是有不少兔子犧牲。兔子家族決定坐下來好好商量下對策,它們為自己的膽小無能而難過,互相悲歎自己的悲慘生活,最終他們覺得反正都是死,與其過著膽戰心驚的生活,隨時都可能被別的動物吃掉,還不如一死了之得了。於是它們決定一起奔向森林最深處的池塘中,想要跳水自盡。這時,池塘邊蹲著很多青蛙,聽到兔子們急促的腳步聲後,紛紛跳進了池塘中,不敢出來。兔子們麵對這種情景,都好奇不已,麵麵相覷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有一隻較為聰明的小兔子站出來了,說道:“朋友們,我們不必尋死了。你們看,青蛙比我們還膽小呢。它們一聽到我們的腳步聲就跳進了水裏,比我們還不如。”其他兔子們聽聞也覺得很有道理,就決定不死了,好好活著。
父母應該使用正確的教育方式來改掉孩子膽小的壞習慣,不能用大吼大叫的方式,那樣隻會適得其反,不僅無法改掉孩子膽小的壞習慣,反倒增加了和孩子的嫌隙,得不償失。父母可以借鑒上述故事,采用對比的方法來鼓勵孩子,比如說,孩子不敢一個人去買東西,父母可以鼓勵孩子:“鄰居家的小弟弟前段時間哭著說要吃冰激淩,但是不敢自己去買,後來還是一個人去了。現在,媽媽要你去幫媽媽買瓶醋回來,媽媽要做你最愛的糖醋排骨,你願不願意幫媽媽去買呢?媽媽相信你肯定做得比別人好的。”通過對比的方式,以增強孩子的自信感,長久下去,孩子會漸漸改掉膽小的壞毛病。
現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長圍繞一個孩子轉,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獨生子女就養成了驕縱、不服管教的性格。也許是父母照顧得太小心翼翼,什麼事情都喜歡幫他們做,導致很多獨生子女都出現膽小、怯懦的心理問題。父母們一方麵希望能夠幫他們改掉膽小的毛病,另一方麵又不希望他們受苦。什麼事情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孩子沒有曆練,經驗過少,更加地膽小。
笑笑是家裏的獨女,爸爸媽媽從小十分寵愛,什麼事情都不讓她動手,生怕一個不小心傷著了。於是,這便使得笑笑膽子很小,不敢見陌生人,隻要一有陌生人靠近,就會哇哇大哭,而且就是進入幼兒園後,這種狀況也沒有緩解,一如既往地害怕。笑笑的父母十分擔憂,很想幫笑笑改掉這個壞習慣,可是嚐遍各種方式也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還把笑笑折磨得不成樣子。這次,學校要求全體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夏令營,媽媽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認為是時候讓笑笑出去鍛煉鍛煉了,就放心地讓她去參加了。
臨走前,媽媽還特意叮囑笑笑:“這是個鍛煉你自己的好機會,你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事事都麻煩別人,讓別人幫忙,自己的事自己完成,不會的事要及時和老師溝通,媽媽在家等你回來。”笑笑怯懦地說道:“媽媽,我可不可以不要去參加夏令營,這次夏令營的目的地是在森林,我不想去,那裏麵有好多的凶狠的動物,毒蛇、老虎、刺蝟等,真的很恐怖,而且還有蚊子,一旦被蚊子咬了,傷口會發癢的。我不要去,你幫我跟老師說說好不好?求你了,媽媽。”“不行,這是學校安排的活動,每個人都必須參加,你想一下別的同學也一樣去,為什麼你就不去呢?而且別人都不怕,你為什麼要害怕呢?”笑笑委屈地答應了。媽媽送她去學校的時候,還特意囑咐笑笑的班主任好好照顧她,希望這次的出行能鍛煉鍛煉笑笑的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