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普賢菩薩(1 / 1)

公元1994年,農曆甲戌年。

仲春時節,春風醇醇似酒,約莫下午三時,剛剛結束研究生學業的胡遠山形單影隻地趕到了峨眉山麓的報國寺。

峨眉乃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傳說是普賢菩薩的道場,遠山此番前來,隻為向普賢菩薩詢問自己的前程。而他直奔報國寺,是因為在這座由康熙皇帝禦題、玉藩手書大匾的寺廟裏,獨有一座普賢殿。

邁入廟門,遠山在彌勒殿、大雄寶殿跪拜了彌勒佛和佛主釋迦牟尼,接著拾級而上,來到了七佛寶殿。隻見殿內供奉著七尊佛像,居中者為釋迦牟尼佛,其餘六尊為過去佛,從右至左依次為:南無拘留孫佛、南無拘那含牟尼佛、南無迦葉佛、南無毗舍佛、南無屍棄佛、南無毗婆屍佛。一一跪拜完,遠山繞過七雄寶殿,來到了位於報國寺最高處的普賢殿,這也是他此行的最終目的地。

站在殿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副禪意十足的門聯:金粟莊嚴便是菩薩住處;曇花燦爛照徹納子愛心。遠山細細品讀了一番,隨後躡手躡腳地步入普賢殿,筆直地跪在了普賢菩薩的佛像前,雙手合十,微閉雙目,道出了自己的心事:“敢問菩薩,我該去向何方?”

須臾,當他睜眼與普賢四目相對時,讓他難以置信的一幕發生了,隻見菩薩輕啟朱唇,聲如洪鍾地說道:“南海有丘,形似橄欖,此地乃施主前生終了之所,今生自當歸去。”

“可是……菩薩……”遠山囁嚅道,“我隻鍾情於高山大海,對這形似橄欖的小山無甚興趣。”

“此言差矣!”菩薩和藹地說道,“山不在高,有菊則靈,再者,到達此山,離那片海就不遠了。”

“菊倒是我的最愛,不過,那片海又與我何幹?”遠山急切地追問道。

菩薩卻隻道“善哉!善哉!”

遠山迫不及待站起身來,意欲迫近菩薩,看得更真切些,卻見菩薩雙唇緊閉,再無言語,又隻是一尊佛像而已。

遠山的心裏略有不甘,但能親眼目睹菩薩顯靈且明確了自己的去向,他覺得已經算是不虛此行。

次日中午,躊躇滿誌的胡遠山踏上了南下的列車。此前,北京是他的首選,上海次之,廣州再次,如今,他決定聽從菩薩的旨意,先去廣州,再到位於南海之濱的深圳就業,以便探尋自己前世的蹤跡。在深圳,遠山並無熟識之人,不過,他深知,這個毗鄰香港的小漁村現如今已是年輕人趨之若鶩的一片熱土,其發展速度連北上廣都難以企及,絕對是一個可以誕生傳奇的地方。

三天後,胡遠山風塵仆仆地來到了深圳,但殘酷的現實很快就給他潑了瓢冷水,要入關必須持有特區通行證,而一心隻讀聖賢書的他事前一無所知。吃閉門羹的滋味真他媽難受,遠山萬分沮喪地站在關口外,看著滾滾的車流和人流不知所措。

就在他的心情快要低落到冰點之時,一輛有些花哨的中巴呼啦一聲停在了他的麵前,旋即,一個身著短衣短褲、皮膚黝黑的小夥子從車上衝了下來,拉著他的手就往車裏塞。

“幹嘛呀?”遠山尖叫道,而且重複了兩次為自己壯膽,“幹嘛呀?幹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