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讓人從心底裏感受到了一股清涼的舒暢。可有的人卻是淒涼的。
一年四季的輪回,無數的生命接受著無情的安排。喜歡自己和自己喜歡的那些人匆匆來,又匆匆而去。不喜歡自己和自己不喜歡的那些人,卻怎麼也躲避不開。
也許是經不起感情的牽絆,曾有過依戀,有過幸福,有過回憶,但如今麵對的可能是無奈,痛苦,壓抑。心中便時常在想,上次的離去已成往事,但是會不會真的就一別成永遠?
“一聲桐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秋字加上心自然就變成了愁,這是一個讓人懷舊的季節。果實完成了它的使命,因為完成了無數次的風吹雨打。
村頭邊那小池塘睜著碧澄澄的眼睛,凝望著美好的天色。一對小白鵝側著腦袋,欣賞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山穀裏重重楓林,仿佛喝了許多的酒,紅的像一團火似得。村裏的稻穀低頭彎腰,正是農忙豐收之際。田地裏有三五個村民在拚命的收割著,滿臉堆歡。蔚藍的天空中,排著“人”字形,北雁南飛,高興的唱著歌,示意在向人們告別。
在鄉間小道上,一位二十二三歲的女孩子奮力的拉著一輛竹板車,車上堆滿了一袋袋的從田裏收割下來的稻穀。總共有成百上千斤重,女孩子一直頑強的向前走。一步一步,即便進退維穀,但還是堅持不懈。
女孩全身破破爛爛的,衣服到處是補丁,鞋子也破出了幾個洞。大概是經過長年累月的忙碌,雙手已然生出了不少的繭,令人心生憐憫。但是這完全掩蓋不了她花容玉貌的長相,善良的臉蛋,溫柔的眼眸。此人,正是季朝紅。
原來,在三年前,朝紅離開廣州騰飛光學有限公司後,就回到家鄉季家村。
朝紅有個十六歲的弟弟,正在上高一。不幸的是,在十五年前,爸媽因意外事故雙雙身亡,離他們兩姐弟而去。好在朝紅還有個叔叔,於是,他們由叔叔一家人收養。因為爺爺當時體弱多病,已是垂暮之年。別說照顧人,就連自己都難以自理。
不巧的是,朝紅的叔叔嬸嬸結婚多年,卻不見有孩子。這在農村人家看來,是非常致命的一件事。不孕不育,不但意味著他們下半生要孤苦無依,沒人養老,還時常在村裏被他人取笑。因此心中甚感自卑,覺得再也抬不起頭做人,臉上也很不光彩。
朝紅的嬸嬸本是出了名的勢利眼,小氣鬼。而這次卻一反常態,一點也不斤斤計較,大大方方的答應收養他們姐弟。對於一個現成的一歲大的兒子,她嬸嬸可謂是如獲至寶一般。剛好見朝紅的爸媽已經不在了,所以提出的條件是等朝紅的弟弟以後長大了,必須認叔叔嬸嬸為親生爸媽。
至於朝紅,當時已經七八歲,自然知道自己的親生爸媽是誰。再說,鄉下人重男輕女的思想依舊在他們腦中根深蒂固。所以,若不是看在弟弟的麵子上,說不定她嬸嬸根本不會理睬朝紅的生活。但既然收留了弟弟,自然也不會丟掉朝紅。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鄉下村民人多嘴雜,她嬸嬸也怕村裏人私下裏說閑話。因為她叔叔是個妻管嚴,麵對強勢潑辣的嬸嬸,沒有半點辦法,說什麼便是什麼。
這種事,既然朝紅都守口如瓶,那鄰居們也自然不會無端的多費口舌,去跟朝紅弟弟說他現在的爸爸媽媽其實是自己的叔叔嬸嬸,而朝紅是自己的親姐姐。畢竟村裏人抬頭不見低頭見,若是因為這個而結梁子,以後也很尷尬。其實說出來也沒有什麼意思,他們依舊也是一家人。雖不是親生的,但是卻不見得待朝陽會比親生的差。
就這樣一年有一年的過去,朝紅的弟弟朝陽也理所當然的叫朝紅的叔叔嬸嬸為爸爸媽媽。雖然叫朝紅姐姐,但是卻是堂姐的身份。
不過村民倒真是看不慣嬸嬸的自私自利,蠻橫無理,醜惡的嘴臉,尤其是平時對朝紅的狠心苛刻。最過分的是,朝紅爸媽逝世後,嬸嬸厚著臉皮打著撫養朝紅姐弟兩的幌子,把朝紅家的所有的財產都占為己有,一點也沒有留下。一個老房子本來是朝紅她爸爸和叔叔兄弟倆一人一邊,如今也全歸屬她嬸嬸門下。
因此,可想而知,朝紅自小便嚐透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本來她還有一個依靠的,就是她的阿姨,玉彤的媽媽。但是那時候玉彤家也是貧困潦倒,頂多也就能給自己一個勉強的溫飽。養活玉彤和她哥哥已經力不從心了,一路過來含辛茹苦。所以,朝紅也不好意思去開口麻煩阿姨一家人。再一個就是舍不得離開弟弟和爺爺,因此就甘願一直寄人籬下,和霸道的毒婦嬸嬸過了十來年。
直到最愛的爺爺也離開人世了,朝紅更是形單影隻,孤苦伶仃。爺爺在世的時候,見朝紅如此乖巧勤勞,很是喜歡。每當朝紅受嬸嬸欺負的時候,爺爺也實在看不下去,便會在一旁顧著。見老人家開口說話了,嬸嬸也怕家醜外揚,多少也就會有點收斂。
在嬸嬸不可理喻的管製下,朝紅從七八歲開始就不要有小孩子該有的快樂童年。而是必須肩負起和大人一樣的重任,每天壓在她身上的農活,不是其他小孩子可以體會到的。
嬸嬸曾對朝紅說,天天養著他們姐弟倆吃喝拉撒睡,可不能白白的花了這麼多錢。叔叔在外地工作,一個月一兩千塊而已,這也是他們家主要的收入來源。朝陽隻有一兩歲,做娘的自然要時時刻刻的照看著。
所以,家中基本上所有的家務事都讓朝紅來做。一開始是學洗衣服,然後又要她煮飯炒菜,甚至後麵越來越過分,讓十歲的朝紅下田地收割小麥、稻穀和花生等農作物。如若做的不好,嬸嬸便威脅朝紅說再讓她不滿意的話,就不再養育他們姐弟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