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寧隻知道結果,卻不知道過程,對治水也一竅不通。為了幫助祖父想出治理河內道水患的辦法,沈寧發瘋了的翻看有關水利書籍。不僅如此,她還讓四大丫鬟和四小丫鬟都幫忙找尋,隻要看著書上有一句半句關於治水賑災的,都抄錄下來,由柳媽最後彙整在一起。
廢寢忘食,短短三日,沈寧就已經瘦得落了形,連幾丫鬟都神色疲憊,卻勞而不獲。
沈寧眼看著這樣翻書也不是辦法,鬥尺方寸之內,估計是想不出什麼來了。於是沈寧決定帶著冬賦前往天寧寺散散心,她想起了天寧寺的寧靜氣息,說不定會有什麼想法,她讓春詩等人下去歇息,這翻書抄錄一事,就先停下再說。
沈俞氏允許了沈寧的請求,她知道這個孩子近日來為了沈華善治水一事憂心。看著她消瘦的樣子,她也很心疼,便讓俞媽媽跟著一起去。沈寧推辭再三,說天寧寺有常真禪師呢,路程也不遠,就帶著冬賦好了。相商的結果是:最後沈寧帶著冬賦,還有沈則敬的小廝秋梧一起,出發前往天寧寺。
“姑娘,蚍蜉沒有聽說誰會治水的。”秋梧回稟沈寧,其實不用沈寧吩咐,他也在物色這方麵的人。沈則敬和沈華善都在準備這樣的事情,他知道二少爺身邊的人也在物色治水良人,隻是大家都沒有收獲。
“這不是容易的事情,繼續關注吧。”沈寧對此其實不抱希望。長泰帝重賞之下,都沒有人進言,可見真是沒有人對治理河道有把握了。
天寧寺的景色如舊,在淅淅細雨之中,更顯得有一種出塵脫俗的意味。甫下馬車,沈寧就覺得輕鬆了不少,這檀香和著草木的清香,能讓人洗心忘憂,她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氣,撐著油紙傘,緩緩拾級而上。
沈寧先是拜見了常真禪師,表明了想去藏經樓查看書籍的意思。常真禪師嗬嗬一笑,說現在藏經樓上沒有什麼香客,自是可以去的,切勿喧嘩就好,讓沈寧隨意自便。沈寧謝過常真禪師,她對這個和藹的老和尚很尊敬,能數十年如一日地守著天寧寺,傳播佛法,導人向善,這怎麼不讓人心存敬意?
沈寧吩咐冬賦不用跟進去了,她想一個人靜一靜。冬賦正好對藏經樓沒有興趣,她還想去大雄寶殿參拜呢,便對沈寧說她先去大雄寶殿拜過佛祖就在藏經樓門外等候沈寧。
“吱呀”一聲,沈寧推開藏經樓的大門,雨水的清氣也伴隨著這推開的大門送進了藏經樓內。經書散發的縷縷書香,撫慰了沈寧擔憂的心情,讓她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藏經樓內確實沒什麼人,準確地說,藏經樓內沒有人。沈寧隨便找了個地方,正對著窗口,背靠著藏書架,席地而坐。反正沒有人,不用講究閨中小女兒的儀態規矩,更不用端出一副正經有禮的樣子,沈寧就這樣出神地望著窗外的雨水。
“治水,治水,怎麼治水呢?”四下空寂,沈寧自言自語,或是在沉思,或是在問自己。
“大禹治水,墮高堰庫治水一事,也就是疏導一事。”忽然一個清清朗朗的聲音傳入沈寧耳中,將沈寧嚇了一跳!她沒想到這藏經樓中還有人的,連忙站起來轉過身一看,待看清是何人時,不由得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