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貼春聯(1 / 1)

大年三十這天,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以此增加過年紅紅火火的氣氛。

春聯,也叫對聯、門對、門貼。春聯源於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的桃木板,上麵寫上神荼、鬱壘兩個降鬼大神的名字,用來驅鬼避邪。

公元964年的除夕,後蜀主孟昶叫學士辛寅遜在桃板上題詞,又嫌他寫得不工穩,便自己動手寫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的對聯。從此,題桃符便演變成寫春聯了。

後來,由於紙張大量生產,人們逐漸用紙代替桃木板。這便是貼春聯的開始。貼春聯盛行於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曾下旨,要公卿士庶家在除夕時分,門上貼春聯。由於皇帝身體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愛、廣大群眾的傳播,春節貼春聯便作為風俗習慣流傳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