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沈陽市渾南生態觀光區王士蘭村黨總支部書記於宏海(1 / 2)

——記沈陽市渾南生態觀光區王士蘭村黨總支部書記於宏海

7月的樹莓田裏,一片繁忙,農戶們忙著摘果、擇果、包裝,滿臉都是豐收的喜悅。“我家的樹莓能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多虧了於書記呀。要是沒有於書記帶領我們致富奔小康,哪裏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村民趙林盛感慨由衷,也道出了王士蘭村百姓的心聲。

說起村黨總支書記於宏海,村裏的百姓無不伸出大拇指。自2009年通過全市公選擔任村黨總支書記以來,於宏海堅持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踐中,經過幾年的努力,已把當年的貧困後進村建成了村容整潔、社會穩定、民風和諧的先進村,走出了一條具有王士蘭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王士蘭村先後被評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文明村、省平安村、省生態村。於宏海也先後被評為市勞動模範,獲得市十佳新農村建設青年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勇挑重擔

王士蘭村原來是全區有名的後進村,村內矛盾突出,集體上訪不斷,因為上訪導致村裏的經濟比較落後,人心渙散。作為土生土長的村裏娃,看著村裏的貧困和落後,於宏海心底有說不出的痛。1997年,他中專畢業後,籌措資金,購買了兩輛貨車,開始從事個體運輸。1999年,他又承包了村裏的一片荒溝,修建魚塘,進行水產養殖和餐館經營。隨著經營規模不斷壯大,於宏海注冊成立了沈陽眾磊科技種植基地,從事農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建設了100餘畝的農業種植園、1萬餘平方米的日光溫室、15畝的魚塘、600平方米的餐飲中心,固定資產達600餘萬元,率先成了王士蘭村的富裕戶。

1999年5月,市委為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公開選拔村黨組織書記試點工作,王士蘭村也是試點村之一。時任村委會主任的於宏海,懷著“為家鄉的建設做點兒實事,為改善家鄉父老的生產生活條件,改變王士蘭村的落後麵貌”的抱負,參加了公選。通過公開選拔各項程序的嚴格考驗,他當選為村黨總支書記。

村“兩委”的工作該如何開展?如何調動廣大黨員的積極性,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這是擺在於宏海麵前的首要任務。為此,他著力在班子建設上做文章,不斷強化領導核心作用,通過學習、培訓,有效提升了班子整體素質和為民服務的能力。村黨組織開展了一係列的載體活動,切實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在他的領導下,王士蘭村的“黨員承諾製”、“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為民服務全程代理”、“黨務、村務公開”、“創先爭優”等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並形成了長效機製,為村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和製度保證。

拓寬致富路

要致富,先修路。通往王士蘭村的路崎嶇不平,下雨後不知深淺,騎車、開車一不小心就陷住,村民叫苦不迭。於宏海積極向上級政府反映情況,並寫了一份修路的具體報告。這項建議得到了上級部門的高度重視,並給予大力支持,但修路還缺少大量的資金。為此,於宏海組織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號召村民自發組織人力、車力,以彌補資金的不足。在修路現場,村民各個奮勇爭先,馬車、三輪車來來往往,於宏海穿黃膠鞋和村民一同鋪沙石,汗水和著泥土布滿了臉頰。經過一個半月的緊張鋪建,一條寬敞明亮的柏油路竣工通車了。於宏海和村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在馬路修好後,於宏海組織全村黨員在路兩旁進行綠化,栽植火炬、水臘等美化樹種。為確保成活率,每天早上他都帶隊澆水,使苗木成活率達到95%。現在,步入王士蘭村,展現在人們麵前的是綠蔭花香的景象,夜晚在一排路燈的照耀下更加亮麗。這是一條通往富民強村的小康路。

幾年前的王士蘭村,外債10多萬元,村部破爛不堪,外邊下大雨,裏邊下小雨,這就是被棄多年的房屋,哪像村部?於宏海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一個基層組織連基本的辦公場所都不能夠保證,還怎麼開展工作?他自己墊付4萬餘元,對村部進行了徹底維修。維修村部時,他每天從早晨5點工作到晚上8點,壘磚瓦、抬沙石……經過幾個月的日拚夜戰,新村部建成了,於宏海的體重整整掉了3.5公斤。幾年來,為改善辦公條件,於宏海多方籌集資金,投入50餘萬元,新建村民文化活動室、圖書館和農民培訓室、會議室共460餘平方米;修建了兩個文化廣場,總麵積達3000餘平方米,各種健身設施配備齊全,極大地改善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條件和辦公環境,得到了黨員和群眾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