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從無到有是創造的過程(1 / 1)

二無形資產具有更大的價值

根據道家的“有無相生”的哲學智慧,要求商人既要重視有形資產,更要重視無形資產,把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有機地結合起來。所謂有形資產,是指企業的廠房、機器、設備和資金等而言;無形資產是相對於有形資產而言,主要是指企業的技術、專利、商標品牌、信譽和形象等。這些雖然是“無形”的,但是企業依靠它可以轉化為有形資產,達到使企業有形資產積累和增值的目的。這是道家的“有無相生”思想在財富觀上的具體表現。

一般說來,國外企業中的無形資產價值占企業資產的50%以上,所以企業家對於無形資產極為重視。但是,在市場發育尚未成熟的中國,有相當多的企業家隻把眼睛盯住有形資產,而忽視企業的無形資產。目前,在市場上,有些經營者盜用他人的技術專利,冒充名店行騙,仿冒名牌商品,盜竊知識產權,嚴重地影響了市場的健康運行。有些中國企業在與外資合作經營中,不重視保護自己的商標品牌和技術專利,甚至放棄自己的品牌和專利。海南省發生的“鹿龜牌酒案”,就是最典型的事例之一。如果在合資中缺乏無形資產觀念,將自己企業原有的品牌和專利放棄,而改用國外企業的品牌,一旦國外企業收回這些品牌,中方企業將無品牌可言,必將會失去原有市場的占有率。當然,中國也有些明智的企業家在與外國企業合資後,仍堅持在國內外繼續使用自己的品牌。如上海易初摩托車有限公司在與泰國正大集團合資後,又引進日本本田公司CG125製造技術,但仍使用自己的“幸福”牌商標。因為幸福牌在國內外有形市場中占有率很高,許多用戶寧肯多花千餘元也要購買“幸福”牌摩托車。無形資產對有形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

信譽和形象也是企業的極為重要的無形資產。企業的信譽與形象,要比電視、報刊的硬性廣告的影響深遠得多,是一種難以估量的軟性廣告。企業信譽和形象,一般是指企業的產品形象、經營形象、管理形象、發展形象、外觀形象、員工形象、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等方麵。許多有遠識的企業家都認識到企業的信譽與形象是企業占領市場、贏得顧客的重要武器。所以,他們把樹立企業形象和發揮名牌效應,推行名牌戰略,作為企業的根本經營理念。一個企業如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最佳企業形象”,它的產品贏得顧客信任,將是一筆巨大的社會財富。如北京同仁堂藥店嚴格遵循“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製藥古訓,依靠先進科學技術,研製開發的“十大王牌”、“十大名藥”久負盛名,同仁堂的“烏雞白鳳口服液”、“無糖型感冒清熱衝劑”等新產品也深受市場歡迎。這說明,依據道家的“有無相生”的思想,自覺地培育無形資產觀念,樹立名牌意識,創造最佳企業形象,是極為重要的。

21世紀,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擁有無形的智慧,已成為經濟價值的新標準。最有價值的東西已不再是昔日主宰世界的材料、能源等有形資產,而是人的無形智慧。市場的競爭,說到底是企業之間人的智慧的競爭。在市場上,銷路最好的產品,已不隻是有使用價值的產品,而是凝聚著企業家和科技人員智慧、科技含量高的“信服”產品。同樣的材料,甚至同一家企業,由於產品中蘊含的智慧不同,價值也就大不相同。所以,科技、策劃、信息加工、點子、竅門、培訓、學習等將成為重要的行業。在人力資本上,不僅要求管理者具有高度的哲學智慧,而且要求企業員工也是富有智慧的人。開發與利用企業員工的智慧,將是現代經營管理者的重大課題。在現代經營管理中,有形資產固然重要,而無形資產特別是人的智慧,才是更高的價值,才是最大的財富。人的無形智慧將是21世紀市場的新寵兒。所以吸取東西方的人類智慧,學一點哲學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