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麵的幾個姐妹說的,喬麗也不大相信,這等好事,妹妹咋會落下姐姐?可是她們說得有鼻子有眼睛,讓人不信都不行。”
“放心吧!妹妹與姐姐立過誓言,隻要是韋婕回宋,怎麼也要拽上姐姐。”
喬麗一聽,淚水滿盈,她激動地說道:“妹妹兒子乃大宋的皇帝,咋會丟下姐姐,獨自異域受苦?”
怎麼辦?喬麗知道自己在金地的醜事,她心直口快,隱藏不了秘密,讓她回去,等於毀了韋婕的名譽,不行,現在的韋氏乃大宋的皇太後,為了構兒的聲譽,為了自己的名譽,絕對不能讓喬麗回去。不過現在還得隱瞞,喬麗是個急性子,她容不得韋婕背叛誓言。
和議和秘密協議都簽完之後,秦檜就在完顏亮的陪同下,來到了河南廣寧(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要將徽宗的棺槨從墳墓裏取出,裝進金熙宗完顏亶事先就為他購置好的楠木棺材裏。
取棺之前,金廷舉行了較為隆重的取棺儀式,由完顏亮主持,參加儀式的人,除去風水先生、金廷官員、金室貴族之外,還叫來了天水郡公為父親祈禱祝福,秦檜見到天水郡公,他主動走近欽宗,低聲說道:“是秦檜無用,未能說服金帝讓皇上回宋。”說完,便跪在了欽宗的腳下。
沒有誰去勸阻,這是人世間常情,也是人世間常理,欽宗為皇的年代裏,秦檜享受著皇上的恩寵,即使是北上的途中,秦檜仍然得到皇上的萬分寵信。
北上的途中,二帝也幸好有了秦檜等人的攙扶,特別是欽宗和秦檜在一起的時間更長,他們是由完顏宗翰監押沿鄭州北行的那一路,欽宗十分看好秦檜,認為他對自己忠肝義膽且大智大勇,今後必定是可造之才。
那麼,秦檜為什麼會被欽宗這樣看好呢?除了一路上的百般照顧和細心嗬護外,秦檜確實有那感人之處。
靖康元年,金兵進攻宋朝京城汴京(今河南開封),要求宋徽宗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今屬河北)三鎮議和。這時身為職方員外郎的秦檜,提出了較為重要的四條意見。一是金人貪得無厭,要割地隻能給燕山一路:二是金人狡詐,要加強守備,不可鬆懈:三是召集百官詳細討論,選擇正確的意見寫進盟書中,四是把金朝代表安置在外麵,不讓他們進朝門、上殿堂。當時要弭兵就得割地。而欽宗、白時中、李邦彥和當時的大多少官員同意,秦檜官小,隻好順從。可是正因為秦檜的突出表現,欽宗才叫吳敏擬旨:任命他為禦史中丞,這也許就是安慰主戰人員的憤怒情緒了吧。
欽宗想,有朝一日,自己回到宋朝廷,一定要重用秦檜,報答他一路北上的照顧恩情。
欽宗點香、插燭,敬酒、燒紙,待三拜三叩首完畢之後,風水先生命令八仙起動了徽宗的棺槨,天水郡王已在地下躺了六年,可他的棺槨卻是油亮發光,眾人詫異,皆問風水先生原因何在?風水先生半餉不語,在完顏亮的逼問下,無可奈何的風水先生,隻好湊在他的耳邊,嘀咕了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