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俟卨到錢莊取出了八萬兩銀子,他讓手下送到臨安城所有的祭祀、供奉之地,剩下的二萬兩,一萬拿來賄賂百姓,讓他們故意在大街上起哄、鬧事,尊崇嶽飛,貶低高宗。剩下來的一萬用來泡妞,京城裏的西子茶樓,來了個名叫紅英,豔麗無比的外域女子,若能與她花心快活,便是人的一生中最大幸事。
“啟稟皇上,嶽飛成了活菩薩,京城中人燒香祭拜、酒肉供奉,虔敬誠懇,超過觀音。”
“萬俟卨,你在胡說什麼?嶽飛豈是菩薩,祭祀供奉究竟算啥?依朕看來,萬大人是怕交不了朕的差使,故意胡謅,欺騙皇上。”
萬俟卨慌忙說道:“下官縱然有一千個腦袋,也不敢誆騙皇上,若是皇上不信,大可派人查詢觀察。”
“耳聽是虛,眼見才實,皇上還不如明察暗訪,看看俟卨是否說謊?”
“愛卿說得在理,朕與秦相即刻出宮,探個究竟。”
秦檜先是帶著皇上來到萬俟卨早就指定好了的大街上,隻聽有人說:“皇上就是個糊塗蟲、大笨蛋,隻知道議和、投降,要是依照嶽帥的意見,金廷早就滅亡……”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皆是在崇敬嶽飛,貶低皇上。
見高宗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秦檜趁熱打鐵,把高宗帶去寺廟裏察看,所見結果和萬俟卨說得完全是一樣。
秦檜帶著高宗又走進附近的庵堂,高宗問了問一個身旁燒香的百姓,“為何不是敬拜觀音?而是虔誠祭拜嶽飛?嶽飛隻是個抗金元帥,如何能夠得到百姓的如此愛戴?”
這位百姓認真地說道:“看你二人臉盤白皙,便知二位是讀書人模樣。你們也給說道、說道,嶽飛英勇抗金、直搗黃龍,雪“靖康之恥”他何罪之有?高宗、秦檜之流,一日下發十二道金牌、逼他返京,居心何在?”
化了裝束的高宗、秦檜一下不知道作如何回答?隻是咿咿呀呀地對付了兩句,君臣二人撒腿就跑,離開了庵堂。
“大膽刁民,竟敢如此地冒犯皇上?”回到皇宮的高宗,忿忿難平。
見皇上發怒,秦檜連忙安慰道:“百姓是無辜的,要怪就怪嶽飛,他不是體恤皇上的苦衷,而是一味地抗金複仇。現在不能再拖了,先削去嶽飛的兵權,讓他留住臨安,再視形勢的發展所需,另作打算。皇上不能操之過急,若是現在呈供證據,將他拘捕關押,怕是會激怒嶽家軍,引起將士的嘩變。”
“要給他個什麼職務才好?”高宗問道。
“嶽飛抗旨不遵,乃鐵打般的事實,皇上可一並擬旨:封韓世忠、張俊為樞密使、嶽飛為樞密副使,避免嶽飛過多地猜疑。”秦檜獻計。
“張俊是宰相,是文官,如何讓他重掌兵權?”高宗疑惑。
“讓張俊在樞密使供職,目的是為了日後彈劾嶽飛。”
高宗完全理解地點了點頭。
這是明升暗降,嶽飛心灰意冷,他不再像以往那樣慷慨陳詞,而是奏疏高宗,再三懇請皇上解除其職務,歸田而居,照顧母親。高宗以“未有息戈之期”為由,不準嶽飛離開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