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一百四十章 講信義扶持馬鈺怵報複拒絕重陽(1 / 2)

邢秉懿送至五國城安置後不久便崩血逝亡。

邢秉懿在臨死前曾對前來探望她的趙嬛嬛說:“公主要千方百計地離開金地,將宋室宗親遭受了的苦難屈辱告訴給高宗,希望王師直搗黃龍,雪靖康之恥。”見嬛嬛點頭應允,邢秉懿艱難地脫下了自己身上唯一的金耳環,要嬛嬛轉交給高宗,她口氣十分微弱地說道:“原先的一隻耳環交付給了曹勳,或許是出了什麼事端,一直沒有消息,嬛嬛回到宋廷,就代秉懿向高宗說聲對不起,為妻雖沒有保住自己的身子,但秉懿的心永遠愛著夫君。”

怎麼出逃?嬛嬛想到了全真教掌門人王重陽。此時王重陽的思想陡然變化,自從金太宗完顏晟去世之後,太宗的結拜兄弟劉陽在金廷的勢力就江河日下、一落千丈,尤其是陝西、河南二地歸宋之後,金熙宗完顏亶聽信幹爹完顏宗幹和老師韓昉的話語,沒收了劉陽在金的全部財產,無論劉陽怎樣辯駁,完顏亶硬要將他劃入到完顏昌、完顏宗磐、完顏宗雋的陣營裏。高宗為了得到陝西、河南二地,以免金人有過激反應,便協助金廷,勒令劉陽離開鹹陽、離開陝西,押入金地。

得知義父關進了金獄,王重陽連忙向金熙宗完顏亶求情,完顏亶怒斥道:“劉陽依仗先皇太宗的寵信,夥同完顏昌出賣了大金國的核心利益,若不重懲,金廷憤怒,萬民悲泣。”

王重陽沒能救下繼父,當把繼父的棺槨送到鹹陽、大魏村時,他跪在了萬分悲痛的母親麵前。張喜兒扶起重陽,哽咽道:“劉陽雖說不是你的親生父親,可他為兒子所做的一切,遠遠超過孩兒的親生父親。”

王重陽在繼父墓前默默地誓言:“孩兒的根是在大宋,盡管大宋容不下重陽,孩兒也定然要為大宋服務。”

重陽身為全真教掌門,他無法守孝三年,將盡孝大事交代給了得意弟子馬鈺之後,便北上金國,去確定全真教今後的大政方針。

張喜兒在劉陽滿七後,就跟隨全真教的弟子馬鈺,南下尋找舅舅馮益。

馬鈺是誰?馬鈺乃腹有詩書,為人信義,後被蔡京、王黼等人陷害至死的馬覺孫兒。

馬覺死後不久,兒子馬師揚就跟隨母親回到了寧海州(今煙台市牟平區)。

回寧海州不到半年時間,鄰居慕馬家的好名聲,將愛女嫁給了馬師揚,不久夫妻生下了個兒子,取名從義。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從義十三歲那年,寧海州暴發鼠疫,馬師揚夫妻病疾纏身,父親在臨死前告訴了兒子十三年前的事情,要從義去找父親的兄弟王重陽。

寧海州暴發鼠疫的消息傳到了金國,王重陽連忙召集全真教高手南下尋師揚及其家人。

王重陽從小就在馬家長大,他和師揚一般大小,兩人的感情勝過了同胞兄弟。當馬家遭難離開汴京時,王重陽隻好進到“龍德宮”,跟隨著舅公馮益度日。

馮益原先是“寧安宮”的太監兼管家,懿肅貴妃去世後,徽宗讓他帶上嬛嬛公主進駐“龍德宮”,見重陽越發喜歡嬛嬛,深知內情的馮益則是急在心裏,有口難言。

話說,在全真教教徒的幫助下,馬從義含淚埋下父母,跟隨全真教人北上了金國。

見到從義,王重陽將他緊緊地抱在懷裏,他對著遠方的寧海洲,默默立誓:師揚兄弟,放心西去,從義是您的骨肉,也是我重陽的孩子,兄弟定將從義培養成材,報答馬家的養育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