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人群的吃法 根據中新網的報道:英國哈得斯菲爾德的一名重約88.9千克,身高1.57米的女士,由於她對身材非常偏執,特別想盡快地瘦下來,後來就參加了一個聲稱飲水可以減肥的計劃。剛開始的時候還真有些效果,通過每天的大量飲水來抑製食欲,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使得每天攝入的能量降低,最終達到減肥的目的。初見成效之後,她就想,是不是喝得越多,就能減得越多?有一天她在不足兩個小時的時間內就喝了4升水,喝完之後就開始頭痛甚至最終昏迷,結果送到醫院之後不治身亡。法醫進行屍檢之後認為,這位女士是死於腦腫脹。她的丈夫說,她曾因為減肥而變得多疑,她參加過兩個減肥俱樂部,但減肥均不成功。一則電視廣告吸引了她,接著她就成為了一個名叫輕盈生活俱樂部的會員。當他們采取了喝水減肥之後,第一周體重就減掉了5.22千克,然後她就堅持每天喝4升水,三周之後,她一共減了6.35千克,她非常高興,越加堅信,隻要水喝得越多,體重就會減得越快。 聽了這件事,我們一定會有所觸動。我們知道,不當的減肥方法會影響健康。近些年來,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超重、肥胖已經成為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這個問題已經開始困擾很多人。隨著肥胖的增多,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也開始攀升,歸根到底都沒有離開肥胖這個主要因素。 根據北京市政府發給北京市民的《健康膳食指導》中的數據:在北京,超重的人占到了61.4%,而且這一數據還在逐年增加。英國在過去的10年裏,肥胖的人數就增加了50%,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是肥胖者。美國的數字更加可怕,每3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是肥胖者。這肥胖的定義要比超重還要胖,體形一般分為普通、超重,然後才是肥胖。由於近年來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飲食結構也在發生著變化。相比十年、二十年以前我們發現,在飲食中動物性食品越來越多了,高能量的食品越來越多了,炒菜用的油脂越來越多了。這一係列的變化,使得我們的飲食結構,開始逐漸地向歐美國家靠攏,能量攝取也開始越來越多,有更多的人已經逐漸超出正常範圍,這就使得超重、肥胖這一現象在我們的身邊越來越普遍。 超重和肥胖的危害不僅僅是影響美觀,更重要的是對於健康的損害。肥胖的發生大大地增加了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甚至一些癌症的風險,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減肥的隊伍當中。有些人是為了健康,而更多的人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女士,是為了漂亮才去減肥。於是五花八門的減肥方法就開始在市麵上大肆流行起來,有抽脂減肥、吃藥減肥、喝減肥茶減肥、按摩減肥、針灸減肥、節食減肥、貼保鮮膜減肥、塗辣椒燃燒素減肥、手術減肥等。 有位朋友對自己的身材要求非常嚴格,近些年,由於飲食沒有控製好,使自己的體重長了5千克。其實她即便長了5千克也是在正常範圍之內,根本不屬於超重者,就更談不上肥胖了,可她仍舊堅持要減肥。最初她采用了最普通的節食鍛煉方法,發現效果甚微,後來經過調查發現抽脂或將胃切掉1/3的效果較好。假如把胃切掉1/3後,胃的容量就會變小,每次吃進去的食物就會變少,這樣就可以起到減肥的作用。還有一種做法是切小腸,即把小腸去除20~30厘米,小腸主要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絕大多數的營養素,如果切掉一段的話,營養素和小腸接觸的麵積就會減小,接觸的時間也會縮短,所以被吸收走的營養素也會降低,三大營養素也會吸收得少一些,以達到減肥的目的。更有甚者,還有利用吃蛔蟲卵來減肥的方法。 在減肥的市場上,什麼方法都有,而且隻要是跟減肥有關,通常生意都是不錯的。很多人不惜重金,不管自己是不是屬於肥胖,都心甘情願地為之付諸行動。但實際上,如果減肥方法選擇不當,很有可能會導致乏力、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骨密度降低、骨質脆弱、厭食症等一係列的後果。雖然甩掉一身的贅肉,讓身材變得漂亮、身體更加健康,是大家夢寐以求的願望。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脂肪不可能在一兩天內堆積起來,更不會一兩個月就胖了起來,而一定是因為飲食結構出了問題,或者平時鍛煉太少,積累了一個階段,然後才會在體內儲備大量的脂肪。既然它是緩慢增長起來的,也就不可能很快使它消失。盡管現在有許多減肥產品聲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地減輕體重,那我們也不宜采用。大家都知道欲速則不達,往往減得越快,對身體傷害就越大,而且還很容易反彈。 什麼樣的減肥方法或什麼樣的生活習慣才是真正可取的減肥之道呢?其實肥胖是因為生活方式造成的,如果把肥胖當成是一種疾病,那麼它屬於典型的生活方式病。所以打造正確的生活方式,才是減肥之道。肥胖引發的原因,大多是吃得太好、運動太少。中國的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先生曾經提出,人要活得健康,應該做到六個字:管住嘴,邁開腿。肥胖的人往往就是嘴也沒管好,腿也沒邁開。如果他們在飲食中攝入太多的營養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同時又沒有與之相應的運動消耗這些能量,日積月累脂肪自然就會在身體當中堆積起來。其實,如果我們在飲食中攝入了比較多的能量,而又能相應地配合運動,那麼就可以不用擔心了。舉個例子,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美國的遊泳健將菲爾普斯一個人摘走了8塊金牌,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後來有人研究了他每天的飲食,發現他每天加起來的食量是普通男性的5倍。他的運動量是普通運動員的3~4倍。普通的遊泳運動員已經吃得比我們多了,更何況菲爾普斯了。所以如果能保證有充足的運動,攝入的能量多是可以代謝掉的。其實減肥最健康、最合理的方法,就是控製飲食加上體育鍛煉,隻有把這兩者結合起來,並且落實到生活當中,把它變成一種生活習慣,持之以恒,當生活方式變得健康了,那麼自然而然地身體就能變得健康起來,以前的那些生活方式引起的病就能夠得到改善,同時也能達到減肥或保持身材的目的。 關於邁開腿,也就是體育鍛煉,我們做得的確是太少了。根據《首都市民健康膳食指導》中提供的數據:在北京接近一半的居民,每周鍛煉的時間加起來不到兩個小時,而且從人群分布上發現,如果把這個人群分成三類:老年、中年和青年。那麼老年人反倒很注意飲食,而且鍛煉時間也很充足。中年人不太注意飲食控製,鍛煉時間也不很夠。青年人最為嚴重,飲食一點規律都沒有,膳食結構非常不合理,而且基本不鍛煉。我們坐地鐵時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況:大批出站的乘客擁擠在電梯上,而樓梯卻很寬敞沒有幾個人走。還有上樓時,有些人一兩層都要坐電梯。很多人以時間太緊、工作太忙,天氣不好或晚上回家太累為借口不去參加體育鍛煉。那麼讓我們來看一下,美國的前總統小布什和現任總統奧巴馬,他們兩位多年來一直都在堅持慢跑鍛煉。小布什是以慢跑、騎自行車的方法鍛煉身體,即便是他慢跑時膝蓋受傷了,騎自行車時摔了一跤,但他依然沒有放棄堅持鍛煉的好習慣。在奧巴馬還沒有當美國總統之前,就有一些媒體公布了他的生活照片,奧巴馬的肌肉非常健壯,假如人們不知道的話,會以為這是一位健身教練。所以不要為懶惰找借口,而應該為鍛煉去找方法。希望大家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隻要有心,都是運動時間,隻要留意,處處都是健身房。比如在辦公室裏做一些案頭工作的時候,就可以把腳抬起來或者把腿抬起來,這也是一種鍛煉。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做幾個深蹲站起,反複多次,這也是鍛煉。男性可做幾十個俯臥撐;女士在閑暇時,做幾個瑜伽的簡單動作;在上樓的時候選擇爬樓梯;在出地鐵站的時候,選擇走樓梯不坐電梯;要出門的時候,選擇步行,這些都是很好的鍛煉機會。隻要把這些機會抓住了,不用每個星期特意抽時間去健身房鍛煉,鍛煉時間也是夠的。 在飲食上,如果想減肥,請務必注意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