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分手你不要勉強覺得在乎

無親無故當初也為逃避沉悶

結果更沉重都不顧

麵子需要我逼我要靠你來保護

含辛茹苦苦不過份投入而沒愛惡

為何為愛難為自己

盲目地一麵療傷一麵偽裝歡喜

難道不哭了便是完美

明明不想笑笑亦無味

如能自愛如何自欺

難道為不用獨身這就值得一起

寧願賜我單身的勇氣

孤單得很想擁抱隻可惜這是你

如果等等我將會碰上更愛的路人

無須憐憫即使我亦曾盡全力

覺得你其實都吸引

若果不忍叫戀愛戀到這樣低等

何必陪襯失戀苦不過苦笑著接吻

為何為愛難為自己

盲目地一麵療傷一麵偽裝歡喜

難道不哭了便是完美

明明不想笑笑亦無味

如能自愛如何自欺

難道為不用獨身這就值得一起

寧願賜我單身的勇氣

孤單得很想擁抱隻可惜這是你

單身不可怕如能誠實地放下

相戀很可怕如何甜蜜地欺詐

寧願笑就笑吧情願痛就痛吧

我都不怕

為何為愛難為自己

如何入戲演不了內心歡喜

難道可一對便是完美

明明可一個爭一口氣

如能自愛如何自欺

難承受一直獨身於是值得一起

寧願賜我孤單的勇氣

假使想得到真愛應該先放下你”

近來妍妍的腦子裏總是浮現著這首歌。

每次走在從學校回到“家”裏的路上,或是從“家”去到學校的路上的時候,她的步履,都是沉重的,緩慢的,仿佛她的肩上背著沉重的東西,不,不是仿佛,就是背著,沉重到足以把人壓垮的東西——“婆婆”,“公公”,“丈夫”……

除了這些,還有……

盡管成為了“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可她卻每天經曆這樣的場景……

走在路上,不經意間,遇到村裏的一位路人,那個人滿臉的水深火熱,水一樣冷,火一樣惱。看到這樣的臉孔,妍妍不由膽戰心驚。那人看到妍妍這樣,白了她一眼,掉頭便走,妍妍咧開嘴,淚不爭氣地流滿了麵……

回到“家”,看著“婆婆”,“公公”,“丈夫”,又繼續著以前的一切。

都說“沒有不透風的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然而,妍妍做了老師這件事,不知怎麼,就從這原始,偏僻,不起眼,閉塞,被重重大山圍繞,屏蔽的小村裏,就突魯出去了,一陣風似的。

突魯出去以後,就傳到了千裏之外,甚至傳到了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裏,被一群遷客騷人,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等等拿筆杆子的人們所注意,所捕捉。

一個天大的社會新聞!

一個爆炸性的社會新聞!

一個能傳播“正”能量,導人向“善”,“普度”眾生,堪為榜樣,樹立“典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新聞!

一個可以增加報章銷量的社會新聞!

於是,在巨大的利益欲的驅使,操縱之下,本著文以載“道”的立場,宗旨,為了勸“善”,傳播“正”能童,弘揚“傳統文化”,他(她)們開始密謀,策劃一場轟轟烈烈的造神運動。

然而,沒有,沒有哪怕一個人,哪怕一個,一個人,像包青天那樣,悲天憫人,為民請命!

沒有,沒有,沒有……

就這樣,一篇歌頌“孝婦”“為人師表”的洋洋灑灑的大文,就這樣粉墨登場。

很快,這篇“大文”,就這樣在一張銷量甚佳的報刊發表了,那麼,那麼明目張膽,那麼堂而皇之,那麼神不知,那麼鬼不覺。

盡管極具爭議,卻不妨礙它的傳播。鬼使神差,這則新聞輾轉到了它的主角手上。

拿著這份報紙,妍妍讀著,讀著,淚在一點一點流,心在一點一點碎……

隻見文中,如是寫道:

“因為,她是這整個山村裏,學曆最高,最有知識,最有文化,素質最高(他們還知道)的人——大學本科,師範專業畢業(啊!這也許是,早已千瘡百孔,早己殘破不堪,早己被成為殘花敗柳的妍妍,唯一還有資格引以為傲的一點,唯一還可被利用的價值)於是,她就成為了這個山村裏,唯一的一所小學的,唯一的一位任課教師(為什麼不發展那裏的經濟?為什麼不招商引資?為什麼不讓那裏的交通便利?為什麼不讓那裏的基礎設施完善?為什麼不讓那裏的人致富?為什麼不讓那裏的社保體係完善?為什麼不多蓋幾所學校?為什麼不多招幾個老師?),因為,看到了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於是,她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選擇留在了帶給她苦難,眼淚,痛苦,悲哀,和屈辱(算你們還有點良心?)的異地他鄉。因為心中,那一份本能的大愛,她飽經苦難的生命像美麗的山花綻放。”

“冤枉啊……

冤枉啊……

冤枉啊……

不是……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我不是……你們想象的……那麼偉大……

我隻是一個渴望幸福……一個平凡的小女生……

我渴望愛……

我渴望……有人愛我……

我渴望……這個世界是溫暖的……

我不偉大……

一點也不……

我不是因為什麼‘大愛’,

才留在這個苦境……

我沒辦法……

我是被……

被……賣到這裏的……

我想跑……

我不敢跑……

我跑不了……

沒有一輛車可以帶我走……

我會被抓回去……

‘公公’會罵我,

‘丈夫’會打我,

‘婆婆’不幫我,

村幹部不會理解我

……

我如果犯錯,

他們不會饒了我……

求求你們,

救救我吧……

不要不幫我……

不要不管我……”

她那已破碎的心,在哭泣,在乞求……

“你說我像雲捉摸不定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你說我像夢忽遠又忽近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你說我像謎總是看不清

其實我用不在乎掩藏真心

怕自己不能負擔對你的深情

所以不敢靠你太近

你說要遠行暗地裏傷心

不讓你看到哭泣的眼睛”

“無需要太多隻需要你一張溫柔麵容

隨印象及時掠過空氣中輕輕撫摸

無需要太多隻要再三地望向我

請你望向我仍慣性笑笑似最初一樣仍感覺到你我也認識過

人活著但尋找開心不曾做錯

誰又受罰為何隻準陪我坐

你注意過我已經稱賀

世界太闊你的哭笑不隻為我

曾失去太多隻想你置身於他人麵前

仍會略略提及我仿似你歡喜的歌

無需要太多隻要某一夜夢見我

當你夢見我會碰碰那一個失眠的我

就算你是重要如何能講出需要

身邊沒缺少還祈求多少需要啊

曾失去太多隻想你置身於他人麵前

仍會略略提及我仿似你歡喜的歌

無需要太多隻要某一夜夢見我

當你夢見我會碰碰那一個失眠的我”

她在哭著唱這首歌……

可是,

他們聽到了嗎?

他們知道嗎?

妍妍被拐賣給那個男人,被寺去一個女人一生人最寶貴最寶貴的初夜,沒有被解救,人販子沒有被抓到……

他們知道嗎?

她被轉手給三個男人,被他們當做性工具,被當作奴婢?

他們知道嗎?

這個村子裏,女人沒有任何的地位,被當作物品,任意買賣,這裏,幾乎所有的男人都買女人當老婆,村幹部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們知道嗎?

妍妍的兩個“長嫂”是被買來的,前不久,己逃之夭夭!

他們知道嗎?

“丈夫”因為妍妍是被買來的,隻要不如意,抑或是喝醉了酒,就會罵她,打她,“公公”也看不上她,罵她,說她……

他們知道嗎?

妍妍無數次地試過逃跑,可就是跑不出那窄窄的羊腸小路,每次,她都被“丈夫”,“公公”抓鬼回去,打得生不如死,還被烙傷了雙腳,至今,腳心留有傷痕,走都走不快!

他們知道嗎?

妍妍曾試著把整包老鼠藥吞下去,曾試著站在板凳上,把自己的頭套進掛好的繩結裏,曾試過將自己的頭全部沉入水裏……

也許,他們知道,

也許,他們了解,

可,這一切的一切,就隻被一句“苦難”,一句“眼淚”,一句“痛苦”,一句“悲哀”,和一句“屈辱”,所一筆帶過,所一筆勾銷了啊……

這一句“苦難”,這一句“眼淚”,這一句“痛苦”,這一句“悲哀”,和這一句“屈辱”,和連篇累牘的一句又一句,一句又一句的“大愛”相比,實在太微不足道了……

因為,他們覺得,不管再怎麼“苦難”,再怎麼“眼淚”,再怎麼“痛苦”,再怎麼“悲哀”,再怎麼“屈辱”,也要盡好做“媳婦”的“本分”,“責任”,也要相“夫”教子,也要奉養“公婆”,也要為了教育事業奉獻出自己的大愛,也要“寬恕”,也要“放下”,也要“以和為貴”,也要“以德報怨”……

可知道,孔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可那就是他們的價值觀啊。

可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那個村子裏的婦女的地位沒有提高,這是違背“民主”啊。

不管怎麼樣,他們寫了,寫了,發了,最後還這麼來:

“村裏的鄉親們,都感激她,再沒有人輕蔑‘這個媳婦是買來的’,村人都尊敬地稱呼她:‘高老師’。”

還說她是“這個小山村的靈魂人物”,“鄉親們心中的指望”……

可是,真正感激她的,隻有幾個孩子的家長,她依然要在別人‘這個媳婦是買來的’的輕蔑的眼神中,忍著想哭的衝動,走過一段又一段回“家”的路……

無力地放下報紙,無力地流著淚,

“你說你從來未愛戀過

但很珍惜跟我在消磨

我笑我原來是我的錯

裂開的心還未算清楚

如此天真竟得我一個

付出的心你收不到麽

如果你知我苦衷何以沒一點感動

誰想到這樣凝望你竟看不到認同

明知我心裏苦衷仍放任我做好夢

難得你這個朋友極陶醉但痛

你笑我為何沒答一句

像不開心心裏在想誰

我說你為何沒法猜對

未得到的從未怕失去

如此相親竟不算一對

從不相戀怎麽可再追

如果你知我苦衷何以沒一點感動

誰想到這樣凝望你竟看不到認同

明知我心裏苦衷仍放任我做好夢

難得你這個朋友極陶醉但痛

如果你知我苦衷何以沒一點感動

誰想到這樣凝望你竟看不到認同

明知我心裏苦衷仍放任我做好夢

難得你這個朋友極陶醉但痛”

無力地哼著歌。

魯迅先生曾這樣犀利地評價報刊∶

“新聞的威力其實是並未全盤墜地的,它對甲無損,對乙卻會有傷;對強者它是弱者,但對更弱者它卻還是強者,所以有時雖然吞聲忍氣,有時仍可以耀武揚威。”

“上海的有些介乎大報和小報之間的報章,那社會新聞,幾乎大半是官司已經吃到公安局或工部局去了的案件。但有一點壞習氣,是偏要加上些描寫,對於女性,尤喜歡加上些描寫……”

“然而中國的習慣,這些句子是搖筆即來,不假思索的,這時不但不會想到這也是玩弄著女性,並且也不會想到自己乃是人民的喉舌。但是,無論你怎麼描寫,在強者是毫不要緊的,隻消一封信,就會有正誤或道歉接著登出來,不過無拳無勇如阮玲玉,可就正做了吃苦的材料了,她被額外的畫上一臉花,沒法洗刷。”

她流著淚。

“我習慣

沉默的

不去辯解

關於那些流言

對錯之間已無分別

我閉上我的雙眼

喧嘩的世界

隻有一個人的臉

你知道

愛情它

沒有季節

哪怕是錯的時間

錯的地點都會遇見

我愛上了就不悔

並且不想理會

對還是不對

流言有一千分貝

它震耳欲聾

把所有幸福摧毀

轟轟烈烈我好疲憊

隻想簡單一些

這樣都有罪

流言有一千分貝

它似是而非

不關心真愛多美

他們的嘴我無所謂

隻想守著你的夢

渡過黑夜

你知道愛情它

沒有季節

哪怕是錯的時間

錯的地點都會遇見

我愛上了就不悔

並且不想理會

對還是不對

流言有一千分貝

它震耳欲聾

把所有幸福摧毀

轟轟烈烈我好疲憊

隻想簡單一些

這樣都有罪

流言有一千分貝

它似是而非

不關心真愛多美

他們的嘴我無所謂

隻想守著你的夢

渡過黑夜

流言有一千分貝

它震耳欲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