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的旅行日記
世界各地的廣場上,必然是成群的鴿子。翻出自己的照片,廣場上除了人,就是鴿子。
如果我是一隻鴿子,我一定遠遠離開廣場。我的城市旅行日記裏都是可怕的回憶。
威尼斯的聖馬克廣場是多麼讓人驚懼的地方,不停地有人為了自己的歡樂一次次衝進鴿群,驚飛起一片片鴿子。這在照片上或者電影裏是多麼美麗的背景,但是對於鴿子來說,吃一頓飯被打斷十幾次的感覺很糟糕,何況天天如此。
不要以為巴黎的狀況會更好。我去過埃菲爾鐵塔,那裏競爭十分激烈。鴿子要衝到人群裏,看到有人喂麵包就速速爭搶。如果不早早下嘴,其他的鴿子就會跳上遊客的肩頭,把那一塊麵包啄去。大城市裏的人們你爭我奪,鴿子的命運也毫不例外。我搶不過那些體格壯碩不怕人的鴿子,它們連人們正在吃的三明治都敢去啄。
我在巴黎是混不下去了,於是去了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廣場上的人們稍稍友好一些。他們常常被那些扮作梵·高或者羅馬衛兵的人吸引著,也經常有小醜在那裏耍雜耍,這時候我就可以安心地散個步。
如果我是一隻鴿子,我決不貪戀城市。盡管城市裏充滿著唾手可得的食物,在廣場上也有盡力想討好我的遊客,他們不過是想把我騙到手上滿足自己一時的虛榮心。他們慷慨地拋灑著穀粒,看著我和我的夥伴們撲向食物甚至彼此爭搶,得意的微笑就浮現在了他們的臉龐上——控製別人的生活讓他們有上帝般的快感。
人類真是矛盾又虛偽的動物,他們在四周的建築上插滿了倒刺,無論是窗台上還是水管上。他們擔心鴿子在那裏停歇,留下需要清理的鳥糞,所以就在那裏插滿細長尖銳的鋼鐵荊棘。從外地來的鴿子一開始都要付出血的代價,才能明白這個城市不像看起來那麼友好。城市的外來者都很辛苦,鴿子也不例外。雖然廣場上盡是花大價錢買飼料的遊客,但他們隻想引誘我們,並不真的愛我們。
愛是容易分辨的。當旅遊的淡季來臨,沒有什麼人在廣場上長時間逗留的時候,心裏惦記著鴿子的人會每天來到廣場,拿著一袋準備好的麵包碎屑,開始分發。人類社會裏流傳著什麼是真朋友的標準,對我們鴿子而言,雪中送麵包就是。
現在我定居在意大利的目拉諾小島上,這裏陽光充沛。吃的東西雖然不多,但是節奏緩慢。沒有人企圖嚇我,也沒有人刻意討好我。這是我喜歡的生活。在這裏,亞得裏亞海上的藍天讓人心胸開闊,炫目的陽光下白色的磚瓦也耀眼起來。
昨天我和我的朋友們正在教堂邊找麵包屑,來了一個亞洲女孩,她看見我們,噔噔噔飛奔了過來。她肯定在聖馬克廣場上也這麼幹過。我和我的朋友們誰都沒有理睬她,繼續不慌不忙地吃地上的麵包屑,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於是她錯愕地站在那裏,開始羞愧起來。什麼時候她能夠明白,生活的真意就在從容的啄食過程裏。被城市寵壞的鴿子和人類,從不會明白悠閑多麼可貴。
如何說再見
“我知道你愛我,可是你的愛讓我產生的焦慮又使我去找別的女人了,讓我永遠得不到安寧。可能這種簡單的幸福,永遠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你給我的愛情是我最豐富的一段人生,我一輩子都沒經曆過的,我也非常愛你的,但是,今天不得不告訴你,我要離開你了。”
這是一封分手信中的一段,是索菲的男朋友在離開的時候寫給她的。索菲看不懂這封信,就請人幫忙解讀。她請了107個女人來一起閱讀,這場各種形式的閱讀成為了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亮點。
在威尼斯雙年展上看到各種奇奇怪怪的當代藝術品,頗覺無聊,直到看到索菲的作品。索菲·加萊(Sophie Calle)是法國著名的女藝術家,整個法國館被布置成這108個人的閱讀。索菲把信複印之後寄給了其他女人,她們最後把自己的解讀寄回給索菲。
音樂家寄回了樂譜,並把信彈奏成了又歡快又悲傷的曲子。語言學家在上麵用紅筆挑出了無數語法問題。牆上掛著巨型的油畫,有人用奇怪的文字翻譯並解讀了這封信。
同時相伴的還有影像作品,那是一個印度女人在跳舞,跳著跳著停下來,看看地上的這封信,繼續用跳舞和身上的鈴聲來解讀。穿著日本藝伎服裝的女人在昏黃的燈下用身體語言來表達心碎。已經白了頭發的老婦人在堆滿古典油畫的客廳裏,陷入了對信的思索,也可能是陷入了對自己年輕時候愛戀的懷念。披著一頭黑發的意大利女人在空無一人的戶外咖啡館裏細看這封信,蕭索的秋意彌漫在畫麵上,我相信那也是這個臉帶倦容的女人的心境。
這場連同索菲在內的108個女人對一封分手信的閱讀,美不勝收。這是當代藝術的一闕法國小品。如同電影《天使愛美麗》一樣色彩鮮豔,風情獨具,充滿了想象力,充滿了令人心動和微笑的細節。索菲調皮地讓一隻鸚鵡來解讀這封信,這隻鸚鵡念著念著就把信吃了下去,道理很清楚:男人的胡言亂語,當什麼真,他走都走了,你何必念念不忘。真的很法國,很文藝,很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