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白了夏耕一眼,不屑道:“真不知道我的祖先為什麼會把文命伏龍刀贈送給你們這些人!!”
那人歎了口氣接著道:“你可知道每把利器需要鍛造多長時間?乃是三百年耶!是要十幾代人的時間才能完成一把具有靈性的利器!”
夏耕和夏翎楓之前已聽說過製造一把兵器需要很長時間,倒是沒想過原來世上九件神兵利器皆是靈性之物,非一般兵器可比。
“你們知不知道在最早以前,我們並不是稱為神工一族,而是一個姓公孫的工匠世家,世世代代都在研發農耕工具等。我們的姓為公孫,就是爺傳父,父傳子,一代接一代的意思……”那人說到自家起源,似乎十分來勁,興致十足。
夏耕指了指地上那堆碎岩石,示意那人坐下慢慢說。
三人坐下後,夏耕和夏翎楓耐心傾聽。從那人口中得知,後來公孫族出了一個公孫軒轅,也就是軒轅黃帝。
公孫一族從三皇時期已掌握了比其他部落先進農耕技術和冶煉技術。在不斷的改進中,由農具的啟發發展成廝殺的兵器,公孫一族也成了黃河流域最強的部落。
就在這時公孫一族的一個族人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名叫鬼斧,一個叫神工。兩人天生便是兵器匠的材料,兄弟二人將製造兵器的過程分為兩個工序,哥哥鬼斧負責前工序鍛造兵器,而弟弟神工則負責將兵器雕刻添魂,讓製造出來的兵器增加威力和靈性。
兄弟二人各自分工之後,每每推陳出新,把把更勝從前,皆是上品之作,隻可惜那時技術還不純熟,損的損,壞的壞,已無法名留史冊了。隻將技術和手稿一代一代的各自承傳下來。
由於公孫一族因為在炎黃時期貢獻良多,又是當時黃帝同族,黃帝便賜封兩人名號‘鬼斧神工’。其後後代皆是鬼斧鍛兵,神工鑲魂,後來便成了當時最有名氣的兵器世家,那就是神工一族和鬼斧一族的前身。
再後來軒轅黃帝帶領鬼斧神工二族來到荊山,鑄造天地人三鼎,以示當時人神魔三界共分天下。
傳說鑄造三鼎九年已成,黃帝陽壽亦盡,鼎成龍去。在鼎湖留下一道遺詔,他吩咐鬼斧神工兩族人從此不得再鍛造兵器,以免後世激發戰爭導致生靈塗炭。
那時在場的兩大族長聽了黃帝的遺詔,卻有不同看法。鬼斧一族認為黃帝此時自己一人得道升天,卻忘記自己也曾使用武器發動過戰爭,故作清高、假仁假義,所以並沒有聽取黃帝的遺訓,領著鬼斧族人憤然離開了荊山。而當時神工一族族長卻謹遵黃帝遺詔留了下來。
神工一族將黃帝肉身葬於首山後,索性定居於荊山鼎湖之旁,世世代代守護著黃帝陵。時日至今,神工一族仍保留著祭軒轅的風俗。
夏耕心道:“那就是說,如果是製造兵器的話,鬼斧一族才是真正的始祖。那紫金刀就極有可能是鬼斧一族所造的了。”
夏翎楓如夢初醒,大叫:“原來如此!沒想到黃帝竟然還會乘著黃龍升天呢!”
夏耕不理夏翎楓,向那人試探道:“那麼說來,鍛造紫金重刀的大有可能就是鬼斧一族了。嗯!小兄弟,你可知道鬼斧一族所在?”
那人哼了一聲,說:“我見你是五利器的主人,才破例告訴你這些信息,但我們神工一族自黃帝升天那天起便沒再出過荊山,也沒有再聯絡過鬼斧一族,想知道的話就去找那個拿紫金重刀的人吧!”
說著說著,那人站起來回到了第一次見麵的地方,撿起地上的鐵器又開始挖了起來。
夏翎楓奇怪道:“你一個人半夜三更挖了什麼勁啊?”
那人沒好氣地說:“當然是挖礦啦。難道挖番薯麼?你們快走吧,別妨礙我做事!”
夏翎楓呿了一聲,又道:“你們不是已經不再鍛造兵器了麼?還挖礦來幹嘛,還是早點回去睡覺吧!萬一遇上什麼野獸,你還不夠它塞牙縫呢!”說著對青狼獸打個眼色,嘻嘻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