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卞夫人的國母胸襟,還不止表現在處理與曹操其他夫人的關係上。有一次,曹操得到幾幅十分精美的耳環,於是帶回府中打算送予各位太太。卞夫人是正室,當然要她先來挑,她就挑了一副中檔次的。曹操問其故,卞夫人回答:“如果我挑選最好的,就有貪婪之嫌;如果挑最差的,那就是虛偽了,所以我挑了這副。”曹操對此稱讚不已。
宮廷鬥爭的核心往往並不是爭寵,而是爭奪儲位。在這方麵,卞夫人做得也無可挑剔。在親生二子曹丕、曹植的爭奪進入白熱化之時,她不偏不倚,還能適時給兩方降溫。當曹丕最初勝出,當選世子,有人向她道喜時,卞夫人也隻淡淡地說:“子桓(曹丕的字)能夠當選,隻是因為他比子建(曹植的字)幾人年長罷了,我隻能慶幸我沒有把兒子教壞,那有什麼可喜可賀啊。”
對於這樣一位深明大義的賢妻,曹操也總是不忘要投桃報李、關愛有加。卞夫人是山東人,跟隨曹操遷居許昌後,每到春暮常常想念家鄉的青梅。可當時烽火頻連,想要再嚐一嚐青梅的滋味哪是容易的事呢?曹操得知後,立刻派人從山東移栽眾多梅樹,就種在相府後園的九曲河畔。每到梅子成熟時,滿園飄溢的都是梅香,卞夫人高興不已。曹操又在梅林建造一亭,就取名為“青梅亭”。這裏應該就是傳說中曹、劉二人“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地方。
愛江山也愛美人,曹操也是這樣一位風流英雄。然而美人帳英雄塚,天下英雄有幾人沒有折在美女手中呢?即使曹操也為美人做了糊塗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也要掌握分寸。
成功之道
愛美人的底線
基於異性相吸的原理,所有英雄人物也都是愛美女的。但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佳人既可能是男人成功的助力,又可能把男人的事業毀於一旦。因此,愛美人沒錯,但要有底線。譬如像範蠡西施那樣,泛舟五湖,沒有問題;但若是紂王妲己、明皇楊妃那樣,愛之過深了。男人必須要知道,“衝冠一怒為紅顏”並不是對吳三桂的讚美,如果你愛你的女人,就不要讓她成為“禍水”。
11.東臨碣石抒情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是曹操的著名詩句。他除了是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小說中的“情聖”之外,還有一個著名的身份——文學家。在文學方麵,曹操多才多藝,對書、文章、歌詩都相當精通。他在戎馬倥傯之餘,仍能夠手不釋卷、不廢吟詠,在常年擔任中央政府“掌舵人”的同時,也是屢屢為後人所追慕的建安文壇盟主,傳說他登高必賦,留下許多千古傳頌的名篇。在本書即將結束的時候,再讓我們從曹操的詩歌中去感悟英雄的一生。
蒿裏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這首《蒿裏行》是曹操樂府詩的代表作,被後世譽為“漢末實錄”,反映了曹操生活的那個年代戰亂的現實和人民生活的苦難。詩歌中所提到的事件,就是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關東盟軍聯合討伐董卓的一幕。曹操用洗練的筆觸,如實描寫了義軍由聚到散的情形,對袁紹、袁術等人暗懷私心、觀望不前的態度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這兩句是這首詩中被廣為傳頌的千古名句。全詩後三聯最能夠反映出曹操的憂國憂民之心,表現這位傑出的政治家對長期戰亂給社會和百姓造成的痛苦、災難的深刻同情和關懷。應該說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是曹操英雄夢的開始,正是因為看到“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這一幕,才最終確立了他結束一切紛爭戰亂、還百姓以盛世清平的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