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明
毛澤東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毛澤東不僅屬於昨天的20世紀,也屬於今天的21世紀,並且將屬於永遠……以文學的形式敘述毛澤東,是我們中國作家的職責。該作可以說是我國第一部以人性化視角來描繪毛澤東的文學作品。作品雖然反映的是毛澤東1925年回韶山200多天的故事,卻把青年毛澤東驚人的智慧和超人的膽略展現得淋漓盡致。故事情節生動曲折,波瀾起伏,引人入勝,尊重了客觀事實,在塑造偉人毛澤東形象的手法上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在激烈的矛盾衝突中描寫毛澤東早期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過程,給我們呈現了一個幽默、智慧、真實的早期毛澤東形象。因此我認為,真實幽默是毛澤東更顯偉大之處。
1
寫毛澤東的書已經很多了,楊華方先生的這部作品則是眾多毛澤東傳記和紀實作品中少見的一部精美之作。首先是它的內容來自於上世紀20年代毛澤東青年時期在韶山的故事,這是以前記述特別少的一段曆史,從這個意義上講,楊華方先生的作品是為我們認識毛澤東做了一件特別有意義的填補性工作。
1925年2月,毛澤東以養病為由,和楊開慧帶著兒子毛岸英、毛岸青回家。剛到韶山,就遇上團防局長成胥生把叫花子當過激黨試槍。毛澤東以此為契機,組織農民為叫花子收屍,巧妙地喚醒了農民的覺悟,在成胥生的幾十條槍口下,把叫花子送上山,使農民認識到團結起來的力量,第一次在封建勢力麵前抬起了頭。
毛澤東是一個幽默的偉人,這在世界都是公認的。他青年時代是怎麼幽默風趣的?這部作品以幽默的手法和筆墨表現了毛澤東青年時代的幽默和風趣,使毛澤東的形象更加生動而有情趣。
毛澤東和成胥生多次鬥智獲勝之後,又在成胥生的眼皮底下悄悄成立了韶山黨支部。為了迷惑成胥生,毛澤東和大家開完會,就在一起打湖南農村的一種紙葉子牌。這時,正好排行第八的成胥生領著團丁來到上屋場。毛澤東卻像沒發現一樣,伸手把毛福軒打掉的那張牌撿起來,插在手上的牌中,說:“我正盼著來個小八呢,福軒,你可是幫了我一個大忙。”楊開慧說:“潤之,你已經吃了一次小八,又吃?”毛澤東說:“開慧呀,三月三,逢人路上脫衣衫。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啊!要符牌了,不要說小八,王八我也要吃了。”這時龐叔侃插嘴說:“先生喜歡吃小八,每次吃了小八就符牌。”毛澤東看了看手上的牌說:“叔侃說得對。你們看,我跟小八硬是有緣,這次吃了小八,我又符了。哈哈,我又贏了一盤,哈哈。”
毛澤東這幾句看似玩笑的話,卻幽默風趣地把他和成胥生的幾個鬥爭回合進行了一次小結。成胥生自然聽出了這話外之音。他沒有抓住毛澤東開會的把柄已經很氣,此時聽到這話,氣恨中又顯得有幾分尷尬,卻又不好說什麼。然而,作者意猶未盡,又描繪毛澤東好像才發現成胥生,拿著紙牌站起來,十分大度地邀成胥生玩牌。名義上是講玩牌,實際上是在打啞謎。毛澤東說要領教領教成胥生的“牌藝”。成胥生心裏當然明白毛澤東此時所說的“牌藝”是指什麼,但表麵裝笑,也話裏有話地說潤之先生智慧過人,“肯定是玩紙符子牌的高手,我玩不過你的。”毛澤東知道成胥生心裏明白了,笑著說成胥生這是謙虛,又話裏有話說:“我看成局長的腦瓜子十分聰明,玩紙符子肯定是有兩手的。”
這段譏笑諷罵,風趣詼諧,不僅推進了故事情節,而且把毛澤東的機智幽默表現得淋漓盡致。
作品中描寫毛澤東的許多細節耐人咀嚼,如毛澤東在敵兵來韶山抓他之際,說要吃飯。正在吃飯時,幾個農民兄弟報告說成胥生帶著槍兵分三路向韶山包抄而來。毛澤東分析認為,槍兵在如意亭吃了晚飯動身,到上屋場最快也要個把小時,說著,又把飯碗遞給楊開慧,還要吃飯。楊開慧雖然接過了碗,卻沒進廚房,滿臉的擔憂勸毛澤東算了,快點走人。毛澤東手拿筷子搖著說:“不行不行,我飯還是要吃飽。不吃飽飯,趙恒惕那麼多槍兵,我怎麼跑得了。”
團防局長成胥生是毛澤東這次回韶山的主要對手,盡管他狠毒狡猾,用各種手段對付毛澤東,最終仍不是毛澤東的對手。他最後帶著趙恒惕的槍兵來抓毛澤東,聽說毛澤東坐轎子跑了,令人見坐轎子的就抓。當他發現毛澤東坐的轎子被人抬著在前麵飛跑,又匆匆坐船過河,他叫槍兵分三路追過河,把轎子圍得水泄不通,沒想卻是一乘空轎。成胥生頓時氣得臉色發青,吐血身亡。作品中這段故事,把成胥生心狠手辣、機關算盡,卻仍不是毛澤東的對手的狼狽相描繪得神氣活現,同時,反襯出毛澤東的過人智慧,以及與對手鬥智鬥勇的幽默和風趣。
2
作品中在寫楊開慧時,客觀地展示了毛澤東原配一秀的故事。毛澤東原童養媳的小妹三秀,認為楊開慧不是明媒正娶,不認楊開慧為大姐,吃飯單請毛澤東而不請楊開慧。有了一秀,三秀的出場順理成章。三秀的出場,讓讀者從另一個側麵去看楊開慧,使楊開慧這個人物更形象,更生動,更逼真,更可信。作品中有一段這樣的描寫,三秀看見給自己讓路的年輕女子很麵生,雖年紀大自己一點,但長得卻是白嫩如雪,穿著城裏女人的時髦裝,披著齊耳短發,顯得青春靚麗,不由得驚叫一聲,想自己若是個男人,遇上這樣靚麗的女人,也會一樣動心被迷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