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1)(1 / 3)

空地

不要試圖去填滿生命的空白,

因為,音樂就來自那空白深處。

——泰戈爾

人生難免無聊。無聊是意義的空白。然而,如果沒有這空白,我們又怎麼會記起我們對於意義的渴望呢?當情人不在場的時候,對情人的思念便布滿了愛情的空間。

我們的生命是短暫的,但這短暫的生命也是過於擁擠了。我們的日程表排得滿滿的。我們把太多的光陰拋灑在繁忙的工場裏和喧鬧的市場上,太熱心於做事和交際。突然,這裏有了一塊空地。我們無事可做,無人做伴,隻好在這空地上徘徊。我們看見腳下有青草破土而出,感覺到心中有一種情緒也像青草一樣滋生。在屋頂覆蓋和行人密集的地方,是不會有青草生長的。那麼,這豈不證明,當我們悵然徘徊的時候,我們是領受了更為充足的陽光和空氣?

所以,人生也難得無聊。

應一位朋友之約,我寫了幾篇論無聊的文章。如果我的論說給人留下一種沉重的印象,那決非我的本意。我恰好在我生命中一個極其沉重的時刻寫這些文章,使得我的筆也顯沉重了。再說,認真論無聊,這本身近於無聊。也許,論說無聊的最好方式是,三五好友,平時各自認真做事,做得十分順利,告了一個段落,帶著心滿意足但又暫時沒了著落的一種心情,非常偶然地聚到一起閑扯起來。這時節,個個說話都才氣橫溢,妙語迭出,可是句句話又似乎都無的放矢,不著邊際。若有有心人偷加記錄,敷衍成篇,庶幾是一篇傳無聊之神韻的佳作。可惜的是,好友星散,各自做事似又不太順利,這樣的機會也不易得了。

於是我又想,人生還是無聊的時候居多。空地似乎望不到邊,使人無心流連,隻思走出。走啊走,縱然走不出無聊,走本身卻不無聊,留下了一串深沉的腳印。

1991.2

從生存向存在的途中

獸和神大約都不會無聊。獸活命而已,隻有純粹的生存。神充實自足,具備完滿的存在。獸人神三界,唯有夾在中間的人才會無聊,才可能有活得沒意思的感覺和歎息。

無聊的前提是閑。當人類必須為生存苦鬥的時候,想必也無聊不起來。我們在《詩經》或《荷馬史詩》裏幾乎找不到無聊這種奢侈的情緒。要能閑得無聊,首先必須倉廩實,衣食足,不愁吃穿。吃穿有餘,甚至可以惠及畜生,受人豢養的貓狗之類寵物也會生出類似無聊的舉態,但它們已經無權稱做獸。

當然,物質的進步永無止境,倉廩再實,衣食再足,人類未必閑得下來。世上總有閑不住的闊人、忙人和勤人,另當別論。

一般來說,隻要人類在求溫飽之餘還有精力,無聊的可能性就存在了。席勒用剩餘精力解釋美感的發生。其實,人類特有的一切好東西壞東西,其發生蓋賴於此,無聊也不例外。

有了剩餘精力,不釋放出來是很難受的。“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孔子就很明白這難受勁兒,所以他勸人不妨賭博下棋,也比閑著什麼事不做好。“難矣哉”,林語堂解為“真難為他們”、“真虧他們做得出來”,頗傳神,比別的注家高明。閑著什麼事不做,是極難的,一般人無此工夫。所謂閑,是指沒有非做不可的事,遂可以自由支配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閑的可貴就在於此。興趣有雅俗寬窄之別,但大約人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麻將撲克是一種興趣,琴棋詩畫是一種興趣,擁被夜讀是一種興趣,坐在桌前,點一支煙,沉思遐想,也是一種興趣。閑了未必無聊,閑著沒事幹才會無聊。有了自由支配的時間,卻找不到興趣所在,或者做不成感興趣的事,剩餘精力茫茫然無所寄托,這種滋味就叫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