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60年的寒冬,漫天大雪瘋狂飛舞,一陣緊似一陣,風絞著雪,團團片片,紛紛揚揚,一夜之間讓整個世界粉妝玉砌、銀裝素裹。
晨起,雪已經小了。但小朵小朵零星的雪花仍在天空飛舞,依依不舍,綿延不斷,眷戀著久久不肯落下來。
在安漢第一府——司馬府院前早已打掃出一條無雪的通道,但整個司馬府依然彌漫在雪的世界中,府內府外的花木披上雪白的大衣,一排排飛簷翹壁戴上厚重的雪帽,地上除這條人為通道和正廳外偌大的四合院外,一概被罩上了銀白色“絨毯”!這場千百年來第一場如此浩蕩的大雪,讓氣勢恢宏的司馬府更顯妖嬈、肅穆和莊嚴。
奇了,如此壯麗的雪景在司馬府門前竟無一人顧及。
司馬府的人都跑哪去了?
“妙!真是妙極了!”
“好!好啊!”
喝彩聲震天價響,隨即是一片雷鳴般的掌聲。原來,司馬府數十僮仆和短工全擠在了四合院周圍。
院中一位十餘歲少年持劍迎雪起舞,英姿颯爽,身手異常。司馬上蒼站在四合院緊挨大廳的最前麵,捋著銀須,眼隨劍走,看得麵部表情異常豐富,時而好似不可思議,時而又是驚異和驚喜,嘴裏不時發出嘖嘖的讚歎聲。終於,在少年淩空使出一招看似平常卻被演繹得妙到毫巔的“五馬排空”時,一向老成穩重的司馬上蒼也情不自禁地大聲叫起好來:“好,好,五朵劍花,五匹騰空的駿馬!”又見那少年忽地仆倒,眾人都大驚失色之際,卻見少年劍尖向前一挑一送,左掌在地上一撐就勢躍起,劍尖依舊一路前送。司馬上蒼麵露驚異:“好,好一招‘馬失前蹄’,小小年紀竟使得如此純熟!”邊鼓掌邊向少年走去。
眾人忙跟著鼓掌,一時間掌聲雷動,喝彩聲震耳欲聾,院邊積雪也逐漸化去,似被熱情融化。”
“哈哈哈……”司馬先生揮了揮手,周圍一下靜寂,“想不到半月不見,我犬子劍術竟然精進神速。哈哈哈,我司馬劍法後繼有人也……”
眾人忙躬身作揖:“恭賀老爺,恭喜少爺!”
犬子一招“馬到功成”,就勢回劍入鞘,疾步到司馬先生麵前,調皮地作揖:“孩兒拜見爹,爹爹,這都是爹爹教導有,有方也。”
簷下的司馬夫人忙過來拉住犬子親昵地為他拭汗:“看把我兒累的,不練了。來,跟娘去喝杯水。”“嗯,去吧犬子,休息會兒就過來聽王先生說書。”
犬子卻掙脫母親的手:“娘,娘親,你饒了孩兒嘛,孩兒最不喜坐在那兒品,品,品茶。孩兒不累,孩兒還要聽書也。”隨即向母親伸了伸舌頭,又跑回爹爹身邊,不依不饒地叫道:“爹爹,你說過今,今天還要聽最後一回書的。你請王先生馬上開始嘛,孩兒最,最,最喜歡聽了。”本來有點口吃的犬子一激動就更說不出話了,練劍時沒紅的臉這時倒紅了,額上也沁出了密密的汗。”
“哈哈,不急不急。”司馬先生撫著犬子的頭,“我請王先生來一共要說三回書,前兩回書你都記得了?能說來你爹和娘親聽聽嗎?”
犬子煞有介事地向爹娘作個揖:“孩兒遵命!孩兒就先說說第一回的《藺相如完璧歸趙》和《廉頗負荊請罪》吧!”
“且說藺相如者,趙人也。”犬子信步於院落,頭望遠處,一字一頓地道:“趙王得楚‘和氏璧’,秦王說要用十五城易璧。趙王遣相如奉璧入秦。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道:‘璧有瑕,請示王。’王授璧,相如持璧倚柱而立,怒發衝冠:‘臣觀大王無意償城,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相如持璧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忙指著城圖說從此以往十五城予趙。相如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之寶也。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許齋五日。相如遂使其從者懷璧歸於趙。秦王齋五日後,問璧於藺相如。相如曰:‘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趙。且秦強而趙弱,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城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相如既歸,趙王拜為上大夫。”
“明年,秦王欲與趙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相如再次以身相逼廷叱秦王,秦王終不能加勝於趙。歸,趙王拜相如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不服,惡言辱之。相如避匿,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廉頗聞之,負荊請罪,卒相與歡。”
犬子一氣道完王先生說書第一回,竟然完整無缺,口吃亦不複現。眾人正待叫好,卻聽得犬子神往地說:“相如不畏強權,置之生死以報國,其勇氣威加敵國;胸懷大局而讓頗,其智勇名重天下,我司馬犬子何以能效?”
司馬先生頷首讚許,眾人連聲叫起好來,震得簷上積雪紛紛下墜。犬子似被驚醒,忙穩了穩神,環顧四周,向眾人一揖,“且讓我道出王先生說的第二回書《孫子兵法》吧……”
犬子又信步於院落,一字一頓地道:“且說孫武者,字長卿,齊國人也。從齊到吳,以熟諳兵法見吳王闔閭,受任為將,著‘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民間’等孫子兵法十三篇。前506年,隨同吳王率師西進攻楚,以孫子兵法五戰皆勝,率6萬之兵打敗楚國20萬大軍,攻入楚國郢都。其北威齊、晉,南服越人,顯名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