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為美食家,死為美食鬼(代譯序) ——北大路魯山人的美食人生(1 / 1)

日本人往往有個毛病,看人下菜。他覺得你不如自己了,就很瞧不起你,看你什麼都不順眼,你做什麼他都會挑出刺來。相反,一旦他佩服上你了,就會心服口服,你做什麼他都往好處解釋。就像戰後對美國一樣,美國往日本扔了原子彈,還把東京等好多大城市轟炸成一片廢墟,但日本人卻很少說美國壞話,那是因為真服了。

魯山人就是這麼一個讓日本人真服了的人。

大家知道,日本人常常都是很謙遜,很不顯山露水,很講究含蓄的,對那些狂妄之人,一般都嗤之以鼻,或躲避三分。而魯山人說話卻左一句“像我這樣吃遍天下的人”,右一句“大部分人都像家畜一樣,隻是用食物填飽肚子”;還有什麼“不是吹牛,我才是事實上的日本第一美食大家”;“我的人生是一天到晚隻知吃美味食物”等。一般人這樣說話,不是自己把舌頭閃了,就是被別人的唾沫星子淹死,至少也會落個被人嗤之以鼻,無人理會的境地;但是魯山人卻不同,幾乎沒有人覺得魯山人狂妄自大,沒有人說魯山人令人厭惡。相反隻要一提到魯山人,人人都恨不得急忙伸出大拇指,讚頌魯山人是個真正的美食家、陶藝家、書法家、篆刻家……總之是個涉足麵極廣的真正的藝術家!而最為人所稱道,最讓人折服的,是他做的菜肴和他的美食哲學,被人稱作“天才”。

這是因為,他們對魯山人,那是真服了。

魯山人明治十六年(1883)生於京都上賀茂神社下屬的一個社家家庭。本名北大路房次郎。他家雖然屬於神社,卻是眾多下層社家之一,家境非常貧寒。魯山人出生前父親自殺,作為遺腹子出生後不到七天,就被送給人當養子。後來被轉送多次,最後被送給一個叫做福田武造的板畫師家。這個福田也是個不務正業的,每日隻知喝酒賭博,常常幾日不沾家門。當然也是缺衣少食。魯山人小學四年級畢業時,就被送到人家去做“丁稚奉公”(小長工)。他後來跟人對談時說:“小的時候,我被送到窮得叮當響的人家。窮人家不會想到要把孩子培養成人,所以就像扔垃圾一樣把我扔給人家當養子,可見我自己的家已經窮到什麼地步了。就這樣被送來送去,送給的都是窮得叮當響的人家。有一段時間,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幾個父母。我被送到這樣的家庭,所以從沒被人當做親生子養育過。我活到今天,沒有兄弟姐妹,沒有伯父叔父、姑媽姨媽,總之凡是與血緣有關的,都與我無關。”

就是這麼一個從小生活在窮得叮當響的人家,而且還是養子的人,後來竟成為一個聞名天下的美食家和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