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口才的基本要素(1 / 3)

講話因何而動聽

——說話本是平常事,修煉深處見功夫。

口才和交際能力是我們提高素質,開發潛能的至要途徑,是我們駕馭生活、改善人生、追求事業成功的無價之寶;口才又是一門語言的藝術,是用口語表示思想感情的一種巧妙的形式。能言善辯幫你在職場中應付自如,幽默詼諧使你在交友中備受歡迎,甜言蜜語令你在困境中反敗為勝,妙語連珠讓你在推銷中遊刃有餘……

其實,我們很多人並不是不會說話,而是覺得說得不夠老練圓熟,不夠生動完美,不能說到滴水不漏。現實生活中,當我們麵對熟悉的人時常感到“無話可說”;當麵對陌生人時又一下子“說不出口”;當我們處於一個大場麵時也“不敢開口”。本篇將幫助你實現語言的突破。

我們知道,口語包括講話的語意(內容)和講話的語感(語音)。隻有二者完美結合,才能使你說話具有魅力。

我們平時講話,即有聲語言的表達是以聲達意,以聲傳情。交談中,人們在表意的同時,也把語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語音的輕重、音量的大小、語氣的徐疾等直接展現在聽者麵前。因而,以聲音傳遞情感,往往直接而逼真,可感性很強。因為人的喜怒哀樂,一切騷擾不寧、起伏不定的情緒,連最微妙的波動、最隱蔽的心情,都能由聲音直接表達出來。

據說意大利一著名演員在台上用悲切的語調“朗誦”阿拉伯數字,台下聽眾居然會潸然淚下。這裏聽眾在欣賞時受感染的乃是聲音的抑揚頓挫、豐富多彩。著名的具有高超說話水平的口才大師丘吉爾在他的第一篇口才學論文中,曾把“節奏”列為口才之道的四大要素之首。丘吉爾自己是深諳個中三味的。有聲語言的情感性,既有內在的思想感情色彩分量,又有外在的高低、強弱、快慢、虛實的聲浪形式。綜合這兩方麵,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語調、語氣、口吻。交談中,交談者往往通過聲音的強弱、呼吸的急緩、音調的高低、節奏的快慢,甚至調動喉音的仿聲等造成各種氛圍,或慷慨激昂、或激情振奮,或悲痛深沉,或壓抑窒息……從而將以聲傳情作為提高說話水平的重要手段。

對一個正常人來講,其發音有12至20個音階。當然,那些職業演員和歌唱家要更高一些,有的可達到36個音階。但不幸的是,有些人的聲音可能隻有5個音階,他們發出來的聲音讓人聽起來就像一根弦在撥動,十分單調,令聽者感到頭腦發脹。由此可見,一個人發出的聲音是否能吸引住你談話的對象,這對你的交往是否成功非常關鍵,在商務交往中更是如此。當你與他人講話時,你所發出的每一個聲音應首先給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力求讓人更好地了解你,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征服力。

一般而言,一個得體的聲音應該能夠:

①顯示你的沉著、冷靜;

②吸引他人的注意力,為你做點什麼;

③讓過於激動和正在生氣的同事冷靜下來;

④誘使他人支持你的觀點;

⑤更加有力地說服他人;

⑥使你的決定深入對方心裏。

與此相反,如果你在同事或老板麵前無法控製自己、內心混亂或緊張不安時,你所發出的聲音一定會顯得慌亂不安、表達不當。有時,一個人說話嗓門過大,可能正說明他處於一種緊張不安之中。說話支支吾吾,則表明情緒不定,或者在向他人撒謊;說話吞吞吐吐,則顯示焦慮不安,一定幹了什麼不宜於言表的事……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有一位專門從事人的焦慮症研究的心理學家,據他觀察,一個人是否緊張,主要是看他發出的聲音是否舌頭打轉、結結巴巴、語言重複和頻繁使用“噢”、“啊”等口頭語。為此,他專門研究過美國曆屆總統候選人的臨場表現。在1988年布什和杜卡基斯的首輪競選結束後,他就發現杜卡基斯十分緊張,這一情緒影響了他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及選民對他的看法。第二輪辯論結束時,他感到杜卡基斯明顯比在第一輪中顯得更加緊張和不安。在第二輪中,他演講的出錯率從5.5%上升到了11%。杜卡基斯本來能夠準確地使用詞語表達自己的觀點並有很強的自我控製能力的,但由於這種不良情緒的影響,他無法完全發揮出來,從而導致最後的競選失敗。

口語表達的基本要素

語音:包括語調、語氣、音量、音長,如語氣詞“啊”我們賦予它不同的情感、不同的音量、不同的音長、不同的語調,它所表達的就是不同的意思。

1.口語表達基本要求

口語表達基本要求有以下幾點:

(1)清晰,就是要知道說的是什麼東西。當然,有時要說得幽默一點,能切入生活題材的玩笑,但最終還是要讓人知道重點在那,切忌不要拉得太遠,忘了本意,就是要說得清晰,讓人聽得明白。

(2)流暢,注意不要有口頭禪,在日常生活或正式報告中,總是有些人喜歡用“這個、這個”或“那個、那個”或在句字中加入太多的連接詞或語助詞,這樣往往使句子的流暢性減低。

(3)響亮,你要明白一點是,話是說給別人聽的,除非是悄悄話,有隱私。一般說話要把音送到人家耳朵裏,要讓人聽得清楚,所以要響亮。在生活中,常會遇到一些女生說話都很小聲,一番對話中有時候要重複好幾遍才聽清楚她要表達什麼,這樣不但令聆聽者感到吃力,更表達出說話者缺乏自信的一麵,試想一下又有哪個成功的人說話像蚊子一樣小聲。

2.口語表達的常用技巧

(1)重音運用

在生活中經常運用重音,這可以說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重音具有區別詞意的作用,讀重讀輕表達的意思不一樣,重音可分為三種:

①語法重音-是按句子的語法規律重讀的音。

②邏輯重音-是根據演講說話的內容和重點自己確定。

③感情重音-是表達強烈的感情或細微的心理來安排。我們所說的重音不一定重,有時放輕也起了強調的作用。重音有二種,一種是重重音,一種是輕重音。重音又如何體現呢?有四點:第一點是加大音量,第二點是拖長音節,第三點是一字一頓,第四點是誇大調值。

(2)停頓技巧

①語法停頓。也叫自然停頓,要清楚,在一個詞中間是不能停頓的,不然就把意思搞反了。

一般,我們從語法上說,中心語與附加語往往會有一個小小的停頓,書麵語用標點符號表示的地方要停頓,停的間時長短不一樣,哪些地方該停呢?停頓時間應該是:句號(包括問號、感歎號)>分號>冒號>逗號>頓號。從結構上來說,依次是段落>層次>句子。

②邏輯停頓。這是指根據要強調的停頓,邏輯停頓是表達感情的需要。

(3)連接的表現力

連接指的就是在書麵上標有停頓的地方能夠趕快連起來,做到不換氣、不偷氣,一氣嗬成,連接的作用,第一,是渲染氣氛,第二,增強氣勢,能表達激情推進內容。表現停連氣技巧有三:一是氣息要周解。比較大的停頓地方要換氣,小的停頓要偷氣(不明顯的換氣),另外要就一氣嗬成;第二,接頭要扣“環”。即兩個內容相聯的句子,第一句的節尾壓低,第二句的起音也要低,這樣兩個句子中的音位差就小,給人感覺環環相扣。第三,層次要“抱團”。句子的末尾音節不要往下滑,每層的意思要有鮮明的起始感、整體感。

還記得曾經有位美國政界要人說過這樣的話,個性和口才的能力比起外語知識和哈佛大學的文憑更為重要。的確,口才很重要。但你也許會說:“我先天不足怕開口,見人就臉紅,沒口才。”我們告訴你:朋友,這不要緊,路就在腳下。良好的口才不會與生俱來,也不可能從天而降,就像莊稼需要施肥、道路需要整修,口才也要培養一樣。

正所謂,一切美麗的花朵,都必需植根於沃土之中,離開了泥土,它也就失去了養分;沒有了泥土,它就會幹枯、凋零。空中沒有盛開的鮮花。假如我們把口才也看成是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那麼它紮根的沃土就是人的思想、知識、能力、毅力,如果離開了人的這些素質,那麼口才也就成了一朵空中的花,一朵永遠不會盛開的花。就像那句話說的一樣,樹高千尺也離不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