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發生過的事情在加上怎樣的人,怎樣的因素,怎樣的故事。還是會少一些精彩和一種最純粹的東西。就如同一塊成型的建築,本來很美,但突然加上一樣東西,反倒不倫不類了。)
(挺可笑的思想不是嗎?好啦,下麵是正文啦:這是一個完全虛構的皇朝,一個隻活在我腦海裏的皇朝。因為作者也就是我實在是沒有起名字和想名字的才華。所以本書中會出現我們熟知的一些文化和一些地名。嘿嘿,比如儒家、道教、佛教等等。嗯……其實這也說明這些文化是構成小福人格與靈魂的基礎。所以我擺脫不了它們,然後去創造一種全新的東西。……在說句廢話,我很羨慕那些寫架空大陸文章的作者,比如唐大神,那種完全虛構的空間是我這種有些死板的人很難想出來的。)
(不知道我要表達什麼是吧,沒關係,我自己也不清楚。)
公元1263年,曆史的篇章翻到了今天,一個群雄四起的時代拉開了它沉重的帷幕。
我們的故事就從一個不起眼的村莊講起:辛金
這裏是正德皇朝疆土最北邊的位置,土地貧瘠,人口稀少,商業落後,人類在這裏生存麵臨著極大的困難:幹旱、天災蟲患、瘟疫、冬季獸襲等等。每年因為自然和非自然的原因大部分人都死於非命。
不過即便如此,在這種充斥了各種危險的地方,還是不斷的有外來的人進入。這一切都是因為此地的一處寶地:八百裏太行山脈。
說道八百裏太行山脈,能夠拿來品評的是一本不知作者的山川地理書,其上隻有描寫外圍山川的內容,其上曰:“八百裏太行山脈,吾隻窺探其外圍一二,再往深處俞行俞難,終不得已退出,甚感遺憾。然雖不能窺其全貌,但隻外圍所見之景色也震顫吾心,初進山脈,其中樹木遮天,雖為白晝但林中很是幽暗,隻有縫隙處透微亮能視物。不得已隻好白晝火把,方能繼續前行。
行到深處,各種奇花異草一一越現,四周微有薄霧,朦朦朧朧,如進仙境。吾正陶醉之時,忽聽得龍吟虎嘯,四周驟起狂風。驚一身冷汗,狼狽疾行逃離而去……
……吾於進山數日後方才登上一座山頂,極目遠眺。隻見目之所及山峰成片,林木悠悠,一陣大風狹驚天之勢撲麵而來。吾在其下幾欲隨風而起。心甚惶恐。少頃風停,又有龍虎之音遠遠而來……”
這一本書所寫之事是真是假無從得知。但八百裏太行卻是真的珍寶甚多,虎豹成群。所以曆代皇朝都派專司部門在其中搜羅異寶,以供皇室所用。
而每年從外湧入此地的人,便是衝山中異寶而來。而且民間有語:太行山上得一寶,子孫三代不愁生。尤其可見民間平民對八百裏太行山脈中神奇異寶的向往和推崇。
但既然有皇室專司職門在太行山中開采,從外來的人若進山被官軍抓住,往往被冠以盜取皇室重寶之罪名,處以梟首極刑。
不過相比異寶所帶來的財富和誘惑,梟首的極刑也算不得什麼了。
所以每年都有無數的人來到此地,隻為那飄渺不可及的奇寶能落到自己手上,從此不再為生計奔波勞累。
這一天夜裏,辛金村的村口處被皎潔的月光照的透亮,相信不論是誰經過都會被看得真真的。
這不一道人影在村口出現,在村口站了一會兒然後就向著太行山的方向跑去。待那人走後不久緊跟著又是一個略顯得瘦小的人影從村口閃過,也不停留徑直向著前麵那人的方向追了過去。
等第二個人走後,過了好大一段時間,又有一個人影經過村口,這個人影到是不跑,隻是走著,但也是向著太行山的方向慢慢的走了過去。
這第一個人影嗎,名字叫裘立命,是裘家長子,其有兩個兄弟,一個叫裘立身,一個叫裘立賢。而老三立賢原名本不叫這個,隻因兄弟三人的父母當年還沒有給剛生下的老三起名字就得病雙雙離世,留下三個孩子和一個老仆。
老仆很是仁義,不僅盡自己所能照顧孩子,還帶他們在辛金置辦了一處房產。以此為家。而老三便一直叫狗蛋,後來老仆體弱不能做工,為了拉扯幾個孩子時不時就需要典當一些東西,這一來二去的家裏漸漸破落。再後來老仆也走了。而大哥裘立命才16出頭,老二也隻有12,最小的老三5歲。這一家子在村裏人的眼裏算是完了。
過了幾年,這個由3個孩子組成的家沒有衰敗,但也沒有什麼出奇的事情發生。所以也就沒人在注意他們哥三。
不過就在去年裘家的老三成了村裏的大人物,隻因為他偷聽村裏唯一的夫子念書後居然給自己改了名字。這在這個孩子起名都是父親來起的村子裏可不得了。所有人都認為他壞了規矩,名字豈是隨便就改的。這父死之後長子便代替父親的位置,按理改名字該有大哥裘立命來改。而老三卻是自己改的。這怎弄不讓村民們憤慨。一個個都認為裘家有失禮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