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朔風,獵獵旌旗。檢軍台上,一個黃袍中年正站在上麵虎視下麵黑壓壓的一片森甲,此人正是秦皇秦瑜。
“朕之治國三十又三載,四海安寧,歌舞升平,國泰民安。三國不義,覬覦我大秦,聯合侵秦,徒起兵禍,爾等乃我大秦之猛士,異國奪我妻兒家園,欺我父母兄妹,做何?”秦皇朗聲道。
“殺!!!!”一片整齊的殺聲,直上九霄,響徹蒼穹,回蕩天際。
“好”,秦皇厲聲道,“朕—秦瑜對天立誓,不滅三國,不入皇室宗祠。”秦皇說完後,把目光投向了若兮。此時若兮身著白色戰凱,外披一件黃色披風,麵無血色的站在下麵,一隻手牽著一匹白璁馬。
“啊....”“這....”下麵百官和士兵一陣騷動,不知為何秦皇會發次重誓。
“兒臣秦若兮定為父皇還誓。”在百官和士兵還沒怎麼反應過來時,若兮馬上上前單膝半跪在檢軍台前。
“末將(臣)定為皇上還誓。”百官和士兵見太子上前,紛紛下跪恭聲道。
秦皇欣喜的一下,滔聲道:“出征!”“出征!”“出征!”····若兮翻身上馬,對著秦皇一點頭,而後出征,自語道:父皇,兒臣一定會完成你的心願的,一統天下。往日之事,曆曆在目。誰說天家無情,父皇在自己得知絕跡之症後,不但沒有拋棄和冷漠自己,反而嗬護有加,無微不至。秦皇看著若兮上馬對自己點頭,心裏莫名的激動和心悸,等到黑壓壓的一片消失,留下一陣塵土,低聲呢喃道:“兮兒,莫要怪你父皇。”
楚國,楚都,建安城。
一個白紗遮麵的青衣女子站在城牆上望著什麼,身後站著一個丫鬟似地紅衣的女子。一般城牆上都是士兵把守的,不會讓一般人上去站著看風景的,這次卻有兩個女的站在上麵。
“公主,還是回去吧,李公子隨軍出征秦國,沒那麼快回來的。”身後的紅衣女子說道。
“燕兒,你說李公子會不會出事啊,我每天做夢都夢見他,夢見他從死人堆裏爬出來,我真的好擔心、好害怕啊”青衣女子幽幽的說道。
“李公子是李將軍的愛子,李將軍不會讓李公子出事的,放心吧,公主。”
“真的嗎,燕兒?!”
“是啊,公主。”
戎城外,楚軍中軍帳,站著一個白袍人。此人正是楚國白衣元帥——李尚。李尚正對著地圖在發呆,這幾天三國聯軍一直在拚命攻城,可是還是攻不下戎城。這倒不是李尚無能,有句話不是說:不是敵軍太強,也不是自己太弱。現在久攻不下是因為一個字——心。戎城是秦國的戰略重城,糧草充足,加上十幾年苦心經營,可謂是銅牆鐵壁,更重要是秦軍可敬,都視死如歸,聯軍多次攻城反而被反撲。上者攻心,這仗不好打。這樣久攻不下,秦國的救援大軍馬上就要到了,想著想著,李尚心中一計,釋然而笑。
“父帥,給孩兒三萬精兵,孩兒願請纓破城。”一個白袍小將從帳外走了進來。
“李易,軍中無父子,你難道忘了嗎?”李尚怒斥道。
“是,元帥。”李易心一沉,沉聲道,“戎城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隻待一隻勁旅就便可以摧枯拉朽,為何現在元帥下令停止攻擊?”
“李易,既然你都看出戎城已經是強弩之末了,為何明軍和漢軍為什麼不進攻破城?”李尚問道。
“漢、明兩軍,兵弱糧少,所以不敢攻城啊。”李易解釋道。
“錯,大錯特錯,雖然漢、明兩軍兵弱糧少,可是他們都是以逸待勞,鮮有大戰,而我們楚國近在秦邊,此次兵多糧足,這看似與其他兩國的優勢恰恰是我們的缺點。”
“為什麼我們的優勢是缺點?”
“此次聯合攻秦,我們楚國離秦國近,所以讓楚軍為先鋒,從南進攻,漢軍和明軍從東邊聯合進攻,最後會師圍攻戎城。這看似是三國對一國的進攻,其實是兩國對一國的進攻,因為漢軍和明軍始終是聯合出擊,兩軍對一軍,而楚軍都是一軍對秦軍。而且他們從東邊進攻,所攻的城池兵力都比較薄弱,而我們楚軍攻克的城池兵力強大,遇到的抵抗也很強烈,為什麼我們先到達了戎城。”
“啊,元帥的意思是其他兩國...”
“恩,你先回去吧,攻城之事再議,你先下去吧。”李尚沉聲道,一副孺子可教的樣子。
“諾。”李易聽後馬上回了聲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