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美國內戰(3 / 3)

1863年11月19日,為了祭奠葛底斯堡戰役的英靈,林肯總統來到葛底斯堡戰場,發表了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說》(Gettysburg Address),讚揚了陣亡的將士們,並激勵人民為“自由的新生”(New Birth of Freedom)和“民有、民治和民享的政府”(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and for the people)的永存而奮鬥下去。

1864年3月9日,新任陸軍總司令格蘭特將軍指示威廉·謝爾曼(William T. Sherman,1820~1891)將軍揮師10萬“向海洋進軍”(March to the Sea),打進南部,消滅南軍有生力量,摧毀南部的作戰資源。5月7日,謝爾曼大軍從查塔奴加(Chattanooga)出發,輕裝快進,繞敵前進,迅速突進佐治亞,令南軍措手不及、據守失據、一路潰退。9月2日,謝爾曼軍攻占南部重鎮亞特蘭大(Atlanta)。休整之後,謝爾曼大軍於11月16日再次大舉南進,所到之處燒毀糧食、殺死牲畜、拆除鐵路橋梁、搗毀機器廠房、掃蕩一切作戰物資。12月22日,謝爾曼軍占領薩凡納(Savannah),完成了對南部同盟在經濟和戰略上的毀滅性打擊。

1864年11月8日,林肯總統戰勝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麥克萊倫,再次當選為美國總統。1865年1月1日,在林肯總統的極力推動下,聯邦眾議院通過了《憲法第13條修正案》(Thirteenth Amendment of Constitution),以憲法的形式確定了解放奴隸的措施。到當年底,該修正案獲得3/4以上州的批準而正式生效,奴隸製在美國被徹底埋葬了。

1865年2~4月,謝爾曼大軍從薩凡納北上,再次橫掃南、北卡羅來納。與此同時,格蘭特大軍11.5萬人在3月中旬將羅伯特·李的5.4萬南軍主力圍困在彼得斯堡(Petersburg)。4月2日,李軍突圍、逃出彼得斯堡,南部同盟首都裏士滿陷入混亂,奴隸主們爭相逃命。4月3日,聯邦軍開進裏士滿。4月8日,李軍殘部約3萬人在距離裏士滿80英裏的阿波托馬克斯(Appomattox)再度陷入7萬聯邦軍隊的包圍。4月9日,大勢已去的羅伯特·李率軍向格蘭特投降。

4月18日,約瑟夫·約翰斯頓(Joseph Eggleston Johnston,1807~1891)率3.7萬南軍在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Durham)向謝爾曼將軍投降。5月10日,南部同盟總統傑斐遜·戴維斯在佐治亞被俘。5月26日,南軍最後一支部隊在新奧爾良投降。至此,美國內戰以聯邦政府和北部工業資產階級的全麵勝利而告終。

4月11日,林肯總統發表了他生前的最後一次公開演講,重申了對戰敗的南部實行寬容的政策。提出隻要有1/10的南部白人宣誓效忠、組成州政府便可以重新加入聯邦,甚至對內戰主犯戴維斯及其內閣成員也全部赦免,主張不要迫害或殺害過去的敵人。4月14日,在他的最後一次內閣會議上,林肯總統再次重申了對南部的寬大政策,並做出取消對南部封鎖的決定。當晚,林肯總統偕夫人來到

華盛頓的福特戲院(Ford's Theater)觀看演出《我們美國兄弟》(Our American Cousin),22點15分,一個支持南部叛亂的演員約翰·威爾克斯·布思(John Wilkes Booth,1838~1865)混進了林肯總統的包廂,從背後開槍刺殺了林肯。不省人事的林肯總統被轉移到對街的一處私宅,次日清晨7點30分逝世。

在1860年至1898年這不到40年的時光裏,美國實現了空前的跳躍式大發展,曆史學家援引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同名小說稱這一時期為“鍍金時代”(The Gilded Age)。通過內戰,美國解決了南部與北部兩種社會製度的衝突,廢除了奴隸製,為自由資本主義在美國的全麵發展掃清了道路。重新統一後的美國,在實現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又迅速實現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從農業國順利轉變為工業國,經濟飛速發展,躍居世界前列,為現代美國的到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史海徜徉

讓我們停止爭論誰好誰壞,或哪個種族好哪個種族壞的問題。……讓我們拋開這些分歧,不分東西南北團結成一個民族,再一次站起來宣布:所有的人生而平等。

——(美)亞伯拉罕·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