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兒子聽了既害怕又猶豫,中國古代文化最講究的就是“孝”,而且在有關“孝”的種種行為原則中,保持身體完整被賦予了神秘色彩,將其作為“孝”的一個最基本的出發點。比如後來被奉為儒家經典的《孝經》裏就明確指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兒孫們必須要隨時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這是最基本的孝行。當然對於去世的父祖,自然也要加倍小心地保持遺體的完整,否則就是是大不孝,大逆不道,更別提消滅了。
把屍體燒毀的,處徒三年,如果是尊親屬的屍體,就要加罪一等,燒毀棺槨的,處以流三千裏,燒毀尊親屬屍體的,就要判處絞刑。這些規定基本都被以後宋元明清各個朝代沿襲。
所以兒子們有些為難,但是周圍的鄰居們一聽要延禍至他們,心中大為恐懼,於是紛紛請求道士趕緊製伏這個妖孽,這種情況下眾怒難犯,幾個兒子無奈之下也隻好答應了眾人請求道士除妖。道士這才對他們說道:“今晚所有人都出去,隻留四個膽子最大年輕力壯的青年做我的助手就成了。”
於是眾人推舉了附近公認的四個頗有膽氣的青年,手持棍棒跟隨道人左右。
當晚快到子時的時候,道士身背一口黑劍站在院中,左右打量了一下就進入了一間窗戶向東的房間,此房正好在靈堂對麵。隨即命令四個青年進來拿著武器站立在房間四角,然後在臥室正中點上油燈,將畫好的符咒貼在門口,自己盤膝坐下,眼觀鼻,鼻觀心,開始頌咒打坐,四個青年也抖擻精神,不敢有一絲怠慢。
子時剛到,棺木中又傳來了窸窸窣窣的聲音,主人又像前晚一樣出來了。隻是今晚此物剛出靈堂大門,突然看見對門的屋簷下帖著的符咒,全身不由一震,似乎很感意外,他在院中佇立片刻,突然直奔此屋而來。
可是走到門口的時候,看著貼在門上的符咒,卻在門外梭巡數次,似乎猶豫不決。過了一會,一陣淒厲的聲音又傳了過來,仔細辨聽之下,這次卻是滿口髒言亂語,恣意對著道人惡語咒罵。
但是不論此物如何謾罵,道士在屋內都充耳不聞不為所動,隻是頌咒的聲音更大了一些,四個小夥子更是大氣不敢出一口,握著棍棒的手都在顫抖。
一直僵持到天際隱隱發白的時候,妖物似乎更加煩躁起來,數次想衝進來,可是似乎又怕門口的符咒,往往走到門口又退了回去。此時道士突然睜開雙眼,站起身來大喝一聲道:“妖孽,還不進來受死?”此物本就焦躁難耐,一聽道士之話,不由暴跳如雷,再也按耐不住,徑直從門口衝了進來。
隻見道士拔出背上的黑劍,挑上一個符咒挺劍刺去,門口的符咒也都在同一時刻燃燒了起來。就在這電光火石的一瞬間,妖物已然倒在地下一動不動,而那四個素稱膽大的年輕人雖然沒有暈過去,但是已是身抖腿軟,半天都邁不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