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可燃冰的發現(3 / 3)

近年來,天然氣的地位也在上升,逐步成為石油的替代品,天然氣也能當作汽車的燃料替代石油,天然氣也能成為化工原料。

然而,石油和天然氣都是不可再生的,用一點少一點,總有枯竭的那一天。哪一天枯竭,專家的說法不一,50年?100年?預測很難準確,準確的說法隻能是總有一天會用完的,而且這樣的日子不會太遠了。

於是,人們的眼光又回到了煤上來。煤也曾是化學工業的原料,後來受到了石油的排擠,這是由於煤分解後的基本化合物為乙炔,而石油裂解後的基本化合物是乙烯。因為乙烯價格便宜,所以能夠排擠乙炔。現在的難題是如何把這種關係顛倒過來,使乙炔更便宜,便宜到能夠取代乙烯。辦法在哪裏呢?

煤曾經是火車頭的能源,也受到石油的排擠,不再燒煤,改燒柴油了。總有一天,它們的位置會倒過來,當石油枯竭的時候,請煤來代替石油,不僅去開火車,也能代替汽油去開汽車呢!

如何將煤轉化為石油?這個問題也已經提了出來,而且,也是一個難題。地球上煤的儲量相當豐富,特別是我國,煤的儲量也是一個可觀的數字,至少在最近幾百年內不必擔心“煤會用完”的那一天。煤和石油都是碳資源,如何把固體的煤轉化為液體的油就成為了一個研究的課題。辦法在哪裏?

人們把煤、石油和天然氣稱為“碳資源”,是相當恰當的說法。碳本是平凡的化學元素,在化學家的手中,從平凡走向神奇,創造了無數個奇跡。但是,這些出盡風頭的含碳化合物,含碳量僅僅占地球上碳元素的0.01%。那麼,為什麼不能對含量為0.02%的二氧化碳動點電腦筋呢?

二氧化碳,很容易想到它是廢氣,是使地球變暖的罪魁禍首。是的,不論燒煤還是燒汽油都會產生二氧化碳,不論人和動物的呼吸都會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確是廢氣。這隻是事物的一麵,別忘了二氧化碳也是重要的“原料”,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製造出了木材、竹子和蘆葦。這樣,木材、竹子和蘆葦也成了碳資源的一部分,有識之士大聲呼喊,營造森林,種植牧草,把二氧化碳從廢物轉化為碳資源。

全世界的森林每年的產品中含碳330億t!不妨比較一下,化學工業取自石油的碳如果每年為1億噸,那麼植物每年生成的碳是它的330倍。這是多麼可觀的一個數字,而且森林可以年年種,年年長,年年收,是可持續利用的資源。

二氧化碳能從廢氣轉化為有用的資源,功勞應該歸於太陽和植物,大自然不斷地進行著碳的循環利用,本來是協調與和諧的。自從人類大量消耗煤和石油以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才多了起來。

很自然的就提出一個問題,應該把二氧化碳利用起來,使它在化學的魔棍下,從廢氣轉化為碳資源。不但有人想,也有人試驗過了,還有一個成功的例子。對二氧化碳施加壓力,降低溫度的時候,二氧化碳會變成液體。在變的過程中,會出現氣體、液體不分的超臨界狀態,會表現出一些獨特的性質,具有很強的溶解能力,成為一種有機溶劑。於是,超臨界的二氧化碳得到了利用,可以利用它去提取和精製天然物質,從芳香植物中提取香料,從咖啡中提取咖啡因。

這一成功鼓舞人們回過頭來想一想怎麼去利用二氧化碳這方麵也有失敗的例子,早在1960年就有人試驗過,嚐試用液態二氧化碳進行聚合反應,得到有用的高分子。可是,隻得到一些小分子,有黏糊糊的固體,也有液體,卻沒有實用價值。

在科學實驗中,失敗是常有的事,它說明至今還沒有打開利用二氧化碳的有效之門。含碳的基本化合物很多,乙烯、甲烷、乙醇、苯……能不能利用二氧化碳來合成呢,目前,還沒有找到合成的方法,不知道在什麼條件下才可能把二氧化碳利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