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山不同於投入大量銀錢有避暑山莊之稱的清水山,也和大自然鬼斧神工所造就有著天下第一險峰之名的敬天山無法相比,更和岷山那種有著凶惡妖獸令前去冒險的修行者絡繹不絕不一樣。
青風鎮落座在嶺山的附近,鎮中大大小小也有七八個姓氏。作為偏居一隅的山間小鎮,藥草和狩獵是他們主要的經濟來源。陳氏是小鎮中世代狩獵的大戶,而說起陳氏小鎮中也頗為傳奇。
八年前,青風鎮像往年習俗一樣進行秋狩。作為鎮中不多的幾個節慶,鎮裏自是熱鬧無比。而就在秋狩還沒結束時,陳氏中陳大勇家的長子,陳林失蹤了。山間狩獵無比危險不然這陳氏一門也不會隻有兩代人寥寥十幾戶人家。隻是這陳林方才十四歲本就不能入山狩獵,加之陳大勇老來得子本就十分寵愛。所以秋狩歸來的陳大勇又帶著一門好友進行搜山,直至那年大雪封山。而妻子本就不好的身體又遭遇這等事整日以淚洗麵,熬過一個冬天,開春之時也撒手西去。
妻子去世後,陳大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消失在這大山之中。少則兩三天,多則六七天。親戚兄弟,鎮中好友都曾勸阻但卻無濟於事隻得放任。一直持續到那年的臨秋之際,陳大勇從這大山之中帶回了一孩子。
當天鎮中就相繼傳開。說這孩子是山神受到感動用山中精靈所化給予陳大勇,也有人說這孩子是山魁所化。不管如何這孩子便在這青風鎮中安了家。也不管這孩子以後如何,原本事情就這樣還不錯。怎奈兩年前陳林突然的出現,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原來那時,陳林心不在山卻在外,再聽那些遊商說書人口中的郡城,俠客。本就大膽慣的陳林趁著那年鎮中忙著秋狩,便偷偷的藏於一貨箱中。路上的顛簸和懷裏的幹糧吃光後生出的一絲悔意,也在他看到郡城的那一刻衝刷的一幹二淨。而後他更是有大機遇,遇到說書人口中的修行者看中了他的天分,便收做弟子。這不,五年之後衣錦還鄉。
剛說到偷跑出去時,陳大勇便已把陳林轟出了門外。怒吼道沒這個兒子。而門外的陳林在得知母親已逝時,便長跪在地。訴說自己所念所想無時不在家中,隻因事物繁瑣所累。這次回來更是要把這陳氏一門遷至郡中。親戚眾人紛紛指責陳林,也勸說陳大勇。畢竟這孩子回來終究是好事,如今又是有大本事的人。但熟悉陳大勇的也知道,這結怕是解不開了。幾天後陳林因有事在身便獨自離去。而後兩年裏自知不會被父親理解的陳林把念頭轉在親朋上,通過書信陳氏一人人,一戶戶的外遷。現在呢整個鎮中的陳氏已寥寥無幾
正值初春,山頭上也漸漸露出新綠。鎮中一院落,陳大勇時不時的用手沾點水滴在磨刀石上,而後摁住刀頭快速的磨動。陳大勇這身裘衣明顯的有些不合時宜,一臉的胡茬但卻並不讓人覺得邋遢。陳大勇拎起獵刀,用指肚刮了刮刀試了試刀鋒。突然像想起什麼,轉頭朝屋裏喊了一句“阿明,你去趟你三叔家,讓他過來說說春狩的事”
不一會,一個青年走出屋。看起來二十上下的年紀顯然是陳大勇口中的阿明。青年人相貌普通,眉目卻很開明,令人一眼望去覺得很幹淨。一身鎮裏最常見的麻布裹衣。隻是這顏色卻淡的可以,可見這穿著時候也不短了。
青年人默默走到陳大勇麵前蹲了下來“前段時間,去三叔家拿魚膠,他已經在收拾東西了。”
青年不知道怎麼再說下去隻得岔開話題“那個,弓胎我做好了,過幾天續弦應該不耽擱春狩。”
陳大勇停下磨刀,眼神明顯的有些恍惚,愣了好一會才說道“那你去各家說,三天後祭祖春狩我帶。”
青年剛剛低下的頭抬了起來。看著這個又開始磨刀的漢子,剛想說點什麼,卻又低下頭,回了句“哦”說完便起身朝門外走去。
青風鎮中幾乎家家戶戶都能狩獵。而這各家說也隻是和各個姓氏中主事家說下便行。所以這一圈下來,加上和某些熟識的說些家常。這兩個時辰也過去了。
青年抬頭看了看天,日頭將落。這走路的步伐也不禁加快了幾分。
“明憶哥”少年停下腳步,其實不用回頭這名名叫明憶的青年也知道是誰,李嬌。
明憶初到這青風鎮時,不說不笑,神情呆滯。鎮中都說是啞巴,傻子。也更加堅定了他是山魁這一說。再著說這青風鎮地勢偏僻,最近的靖安郡也要近四百裏路。哪裏能冒出個十幾歲的孩子。
李嬌的父親是鎮裏唯一的一位先生。據族譜上來看這青風鎮的由來是百年前青山郡人遷移過來,隻為躲避當時戰亂。這山中才有了這青風鎮這一說。時間長了免不得有人有外出的想法。而李嬌當時年幼的父親則是跟著祖父做了這頭批外出的人。十幾年後李嬌的父親不知為何回鄉,在這鎮中做起了教書的先生,在鎮裏威望也是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