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意外的人選(修改了,再看一下)(2 / 3)

皇帝和太子有些地方隻是有輕微的差別,幸好佳芝和李治都不是喜歡奢華的人,這些器物什麼的基本都是沒什麼差錯。隻是李治書房裏麵的那些來往信函叫佳芝有點犯難了。裏麵好些信件都是李治在定州的時候,東宮的屬臣和佳芝寫給他的,當然裏麵自然不會有違天下大不韙的話題,可是誰也不能保證這些信裏麵不會有任何一句話不給人抓小辮子的機會。

東宮正在忙亂的收拾東西,李治很貼心的把柳氏請來幫著看當康,還是親姥姥放心啊,看著自己的阿娘來了,佳芝的心裏放鬆了一半。柳氏自然把當康當成寶貝,整天不錯眼珠子的看著當康,一概的飲食什麼都是特別上心。佳芝有的時候看著柳氏端著小碗給當康喂飯,都有點酸溜溜的想著自己當初小時候似乎都沒享受過這個待遇啊。

佳芝稍微的和柳氏透露出來這點小意思,柳氏哭笑不得跺跺腳:“你這個孩子從小就是喜歡獨來獨往,我給你喂飯,你要抓著勺子自己吃,結果全身都是乳糜,害的奶娘成天的給你洗衣裳。”佳芝聽著柳氏的抱怨,嘴角抽抽一下,自己那個時候剛穿越來,巴不得自己能夠獨立呢。

柳氏閑暇的時候和佳芝說些長安城的小道消息,皇帝是沒有秘密的,武才人被貶斥的消息也傳到了太極宮外。不過豪門之家誰家沒有點妻妾爭寵,皇帝身邊美女如雲,武才人的事情也隻是個小小的浪花,很快的就成了陳年往事,被拋在腦後了。

“妾身雖然沒見過蕭才人生的小皇子,可是那個孩子過了滿月就不太能得了急症,一天不到就去了。孩子要是真的得了抽風,可是有前兆的,一般都是高熱不退,內裏有火的。蕭才人的孩子可是高熱了幾天,喂不進去水呢?還是奶娘吃了太熱性的東西,孩子的熱毒積在內裏不能發散?”柳氏嫩成功的把佳芝和阿狸養大成人,也是個很有經驗的母親了。

“正是奇怪呢。當康還說前一天聖人好把孩子抱到眼前叫當康看呢,小皇子身體健康,奶娘的吃食都是有定例的,她們不敢隨便吃東西。聽說小皇子的抽風來的很快很急,一下子就不能救活了。”佳芝回憶著關於細犬的一切,越發的感覺蹊蹺。

柳氏聽著佳芝的話歎息一聲,湊近了佳芝身邊低聲的說:“依著我看,一定是聖人給蕭才人的恩寵太過了,恩澤太重也不是好事。後宮裏麵,上麵有四妃,還有無數的嬪禦,怨氣所致,也不是人力能防備的。你對著當康也要上心,郎君身邊雖然現在看著沒有那個奴婢敢癡心妄想,但是楊氏和劉氏你也不能疏忽了。楊氏生了大郎,更容易有非分之想。”劉氏對著佳芝耳提麵命,打預防針。

說著母女兩個的話題轉到後宮的女人身上,柳氏是國公夫人,她自然知道徐婕妤的事情。“如今看起來徐婕妤果真是個聰明的女子,我以前還心裏暗想著,徐婕妤別是被自己的父親給教的迂腐了,在深宮裏麵可不是讀書多就能升官。和在官場上一樣,做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腐儒,也是沒前途。最可憐的是蕭才人,空歡喜一場,蕭家當初仗著自己的女省的比別人好,存了攀附的心思,結果呢,蕭才人還是才人,家裏人的官職--”柳氏說著帶著幸災樂禍的表情,拿著手絹掩著嘴角。當蕭才人生的皇子夭折的消息傳來,整個王家雖然是沒什麼表示,其實在每個人的內心都是高興了一把。

王思政老爺子表現的最明,老頭聽著這個消息的時候正笑嗬嗬的拿著個玩意,逗著阿狸的兒子摩詰屁顛屁顛的跟著他轉圈呢。“什麼,我老了耳朵聽不見。小菜?今天不吃小菜,摩詰想要吃羊肉羹。”王思政一把把摩詰包起來,無奈的把手上的玩意給他,小包子嗬嗬一笑接過來,在王思政的臉那上使勁的吧唧一下。老王筒子的臉立刻成了千層糕,笑的褶子一層層的,把自己狗竇大開的嘴露出來了。

“你這個小東西,平常看著不吭不哈的。一點沒有你阿爺當初的機靈勁,不過這樣也好,老老實實的,在太平世道做個太平民,總是比癡心妄想的一步登天被摔下來強啊。”在王老爺子的眼睛裏,當初王家能和蕭家提親事已經是屈就了,若是不李二陛下抽風,耽誤了阿狸最佳說親黃金時段,蕭家的小娘子給阿狸做個貴妾還湊合。王思政心情大悅,張羅著要上好菜。比起來昏天黑地的老爺子,剩下的幾位還是很清醒的,柳氏先感慨一下可憐的小皇子,就立刻把兒媳婦叫來,囑咐要帶好孩子,長孫氏正懷著第二個孩子,正是金貴的時候,什麼雜七雜八的事情還是先推掉吧。

王仁佑裝著感慨一聲,就抓著一本書窩在書房裏麵了。晚上阿狸回家的時候,王家還是和平常一樣,隻是那天的晚飯雖然不是七碟子八碗的擺了一堆,可是幾道菜全是王家廚子的看家本事,摩詰興奮地抓著奶娘的手,非要自己吃。

佳芝聽著柳氏的話,自然也能想出來王家全家的心情,雖然有著扯不斷的是是非非,畢竟是死了孩子,佳芝歎息一聲對著柳氏說:“不管如何,蕭氏現在是聖人的嬪禦。那個小皇子陪葬在了昭陵,也是無上的恩寵了。”柳氏也是個聰明的人,跟著感歎一下。

太子殿下要搬家,自然是不用佳芝和李治親自動手的,反正淑景殿是以前住過的地方,一切都是現成的,房子都打掃幹淨,拿著上好的熏香熏過,李二鳳對著稚奴簡直是愛到了骨子裏。在李治一家當初搬到東宮之後,皇帝特別命令不準動淑景殿的一草一木,因此佳芝連家具也不用搬,拎包入住就行了。皇帝特別的選個日子,李治帶著老婆兒子,一家子人浩浩蕩蕩的搬回了皇宮。

佳芝借口淑景殿地方小了,李治作為太子,他掌握的權利越來越多,相對的李治每天見的人和處理的公文什麼的就會相應地增加,淑景殿以前小夫妻兩個住著還可以,李治那個時候還是個王爺呢,每天悠閑地看書溜達是主業。現在作為一個執掌國事的太子,又添了兩個孩子,一個還是皇太孫,淑景殿的地方就顯得很有限了。於是楊氏和劉氏被佳芝委以重任--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