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有媽的孩子真幸福(2 / 3)

從長安城到洛陽一隊人馬足足走了兩天時間,在洛陽登上船,佳芝對隋煬有了全新的認識。這那裏是單純的一條河啊,這是頂級配置的水上高速,兩岸種著楊柳依依的,隔著一段距離還有相應的配套設施。不得不說運河的設計思想太先進了,以至於超越了大多數人的思想和老百姓的承受力。也隻能說楊廣童鞋,天才和瘋子隻是一步之遙啊。佳芝站在船艙裏,透過打開的窗子看著兩岸的景致忍不住為楊廣童鞋抱屈了。想起那首汴河懷古,“盡道隋亡為此河,如今千裏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看來也不是所有人都認為隋煬帝在修運河上是絕對錯誤的。

柳氏的情緒在路上逐漸好起來,越向南走風景越好,船順著通濟渠到了開封,不對,唐朝的時候叫汴梁,從汴梁向南,進入淮河,因為成了逆水行舟,速度就慢了不少。經過了一個月的舟車勞頓,一家人總算是到了羅山了。縣丞和主簿和縣尉早就每天派了差吏打探,縣衙也早就整修一新了。

王仁祐一上任先給蔡州刺史寫信,約定拜見時間,一邊詢問了縣丞主簿和縣尉本地的一些政務。很快的當地的士紳和學士等全來拜見父母官。王仁祐自然不能怠慢,有道是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皇帝一道敕書就能把你派到天南地北。可是這些縣丞主簿和當地的鄉紳什麼的,可都是當地土著。要能順利的把稅收到手,征派徭役什麼的,都要靠著他們呢。

柳氏那裏也是一堆的事情,房子什麼的都是維修過的,看樣子縣丞和當地的鄉紳們對著這位高門大族出來的王明府還是很重視的,不敢怠慢。不僅房子修得很好,而且還有不少服侍的奴仆。這些奴仆王仁祐當然先要推辭一下,但是送來的人理由正當:“明府初到,身邊雖然也帶著家仆。但是此地不比京城,這些奴仆是當地人,辦事聽差也方便些。”

王仁祐謝了大家的美意,對著管事的一揮手:“你帶著他們見娘子。”

柳氏正在聽佳芝要如何布置的屋子,管事的站在門外說:“這是當地鄉紳們送來的奴仆,郎君說請娘子定奪。”

佳芝歪著頭透過簾子看過去,頗有幾個長得標致的小姑娘。送來二十個下人,八個男仆,八個仆婦,還有四個小侍婢,四個侍婢的身上明顯是穿著質量不差的衣裳,雖然樣子和顏色趕不上長安的。但是青春無醜女,何況這幾個還是標致的小妞,佳芝忽然明白這四個侍婢可不是隻會端茶遞水的。

柳氏自然是明白怎麼回事。她卻是一點不生氣,隻是淡然的叫管事的把他們帶下去,先分配一些活計幹著。等著這些人前腳走了,後麵柳氏就把管事的叫來。管事也姓王,是王家世代的家仆。“咱們初來乍到,當地什麼情形也不知道。他們都是半途投身的,萬一誰藏著心思可不好。你不動聲色的問清楚他們的出身來曆。教給他們規矩,不要叫咱們帶來的人和他們多話。”

管事的點點頭:“這些人不是一家子出來的,是當地鄉紳們一起送來的。仆看著他們也不是抱成團,總能問出來點來龍去脈的。那十六個是八對夫妻也罷了,隻是四個奴婢怎麼辦?是放在外麵嫩幹活還是放到後麵伺候娘子和小娘子?”

柳氏稍微沉吟一下:“先放在後院幹粗活,我身邊的三娘看著她們。”

沒幾天,外麵幹活的一對夫妻因為和管事的頂嘴被攆到馬廄裏麵。分配到後院的一個小婢女,在她的被子裏發現了柳氏賞給三娘的一根銀釵被攆出去了。聽著三娘彙報情況,柳氏麵無波瀾,隻垂著眼睛在首飾盒子裏麵挑挑揀揀的:“不過是小地方人沒見過世麵罷了。也不要為難她,還是叫原主人帶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