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以蔬菜園藝工國家職業標準為框架,以職業能力為體係,以項目(任務)為載體,以工學結合為模式,按照理論實踐一體化編寫的。根據行業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按照職業崗位能力架構教材體係,即以應用能力為主線,整合相關理論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項目”或“任務”;而與本項目(任務)不直接相關的知識則作為拓展知識,教師可選講或學生自學。對於需要係統學習的知識,整理成了生產實踐專業知識,這些知識具有實踐性和常識性,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本教材還製作了網絡課程,有更多的資源和信息供師生使用。
本教材是編者根據多年來從事蔬菜教學、科研和生產技術開發的經驗,同時參閱了國內外蔬菜生產文獻資料,從中汲取了各地的先進經驗編寫而成。具有如下特點:
(1)體現了知識的綜合性 傳統的《蔬菜栽培》隻是編寫了栽培方麵的知識,沒有與栽培聯係緊密的植物保護知識。蔬菜植物保護決定著蔬菜栽培的成敗,決定著蔬菜產品是否符合無公害要求。因此狹隘的《蔬菜栽培》已不能擔負起指導蔬菜生產的任務。本教材融入了蔬菜植物保護知識,體現了蔬菜生產過程的全貌,體現了知識的綜合性。
(2)注重培養學生的生產能力 多數高職《蔬菜生產技術》教材落腳點是“技術”,而高職園藝技術專業學生掌握了“技術”是不夠的,還要會搞“生產”。本教材叫《蔬菜生產》,就是把落腳點放在了“生產”上,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生產能力。
(3)突出工學結合特色 本教材的內容安排緊密圍繞“職業能力培養”這條主線,通過項目教學,把與技能相關的理論知識,融合到技能項目中去,這樣學生在各個技能項目的實訓中,既明確了能力目標,努力訓練這一能力,又能掌握為實現這一能力所必備的理論知識。經過實訓和學習,學生可以基本掌握蔬菜生產的技術能力與知識。
(4)涵蓋職業資格標準 將蔬菜園藝工國家職業標準融入教材,使教材內容與行業發展和社會應職崗位實現準確對接。
(5)第一次把編製生產方案和生產計劃寫進教材 蔬菜高級工要求能製定技術操作規程(生產方案的濃縮),蔬菜技師要求能編製生產計劃,這就要求高職園藝技術專業學生不但要會搞生產,而且要把能編製生產方案和生產計劃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因此我們把編製生產方案和生產計劃寫進教材。
(6)適用性強 本教材按照由初級到高級、由單項到綜合的認知規律編寫,項目(任務)操作步驟具體、明確,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本教材可作為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各類相關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供各類培訓、蔬菜從業人員和愛好者參考使用。
教材編寫分工如下:李麗霞編寫概述、模塊一;吳會昌編寫模塊三中項目一的任務三、任務四、任務八的生薑生產、芋頭生產和山藥生產,任務九的香椿生產;張桂凡編寫模塊二中的項目一、二、三、九,模塊三中的項目二、三;崔蘭舫編寫模塊二中的項目四、五、六、七、八,模塊三中項目一的任務一、二;王宇博編寫模塊三中項目一的任務五、六、七和任務八中的馬鈴薯生產;史向東編寫模塊三中項目一的任務九,模塊四中的實踐一及模塊五中的(一)、(二);周劍編寫模塊三中項目一的任務二[生產技術中的(二)、(三)、(四)]和任務十,模塊四中的實踐八;曹維榮編寫模塊四中的實踐二、三、四、五、六、七、九、十;周巍編寫模塊四中的實踐十一。本教材由沈陽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須暉教授主審。在編寫過程中,得到學院領導、兄弟院校領導、同行及朋友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並致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編寫時間倉促,教材使用過程中難免有諸多疏漏之處,衷心希望各位專家同行和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編者
201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