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莊的全體村民,都被請到周府來吃出喪酒,酒席的豐盛不知要好於周仁的“一隻雞飛十八桌”喜宴多少倍。村民們吃完席還每人附送一塊祭肉和一塊素手巾。吳老太太如此的仗義疏財,最後還是把周家莊的村民們得罪了。
照鄉間的慣例,周家莊的莊規,抬靈柩的“八仙”一定是由本莊的壯年擔當。
吳老太太對此莊規並無異議,樂得做個順水人情。不過按照吳老太太的意思,八人抬杠實在撐不起場麵,必須要用三十二人抬杠才行。周家莊通常抬杠的也就那麼八個人,加上候補人員總共也就十二、三個人能抬杠,再臨時抓上幾個能吃苦耐勞的壯丁,勉強可以湊成十六個人。吳老太太見人數不夠,便要從城裏的杠房雇十六個人,共合成三十二人。
周家莊的抬杠人聽說吳老太太要從城裏杠房請人與他們一起抬靈柩,覺得受到了奇恥大辱,全執意不幹!吳老太太見狀說:“那正好,可以全雇用杠房的人來周家莊。省得兩頭雇人添麻煩!”周家莊的鄉民聽了更加生氣,他們派人傳話給吳老太太:“既然周仁家瞧不起本村人,從今往後,周仁一家一旦有事,別再指望本村的村民幫忙了。”吳老太太聞了這話不屑一顧,她對女兒說:女婿死了,少不了全靠她照應,她上了年紀,不願意常下鄉來,有事派人進城也費時費力,小星在城裏讀書請先生也比鄉下容易,女兒一家幹脆搬到城裏去住,比如今孤零零住在鄉下方便多了。周仁太太想想也對,反正以後的一切都要靠媽媽,媽媽怎麼說她就怎麼著。
出了殯之後,吳老太太便帶領女兒一家人暫時到城裏去住,一麵讓女兒找人變賣田產,好在城裏找房置業。小星臨走前免不了與博洋話別,垂淚千叮嚀萬囑咐要博洋抽空常去城裏探望她。博洋告訴小星他會記住她的話,絕不會忘記她。
叔婆聽到周仁家的田產,讓未亡人賣得落花流水,提也不提博洋一句,她對周義說:“你這個書呆子真糊塗,你哥哥的產業,博洋也應該有一份的。祠堂裏的族譜上,博洋可是周仁的長子!田產不能由得你嫂嫂隨便賣,你是不是應該把房族長找來談談?”
“叔太婆,何必多此一舉呢?”周義笑一笑接著說道“博洋如果將來有出息,他根本用不著要他爸爸的田地;假如他將來是個廢材,就是把周仁的田產全部給他也是白費。錢不是個好東西,年輕人如果有了錢,十個有九個半會被錢毀掉的。就因為周仁的造孽錢留的太多了,博洋跟著做了兩個來月的斎,不知耽誤了多少學業,隻要他跟著我好好的讀書,比他得了多少遺產都強。”
“哈!哈哈!哈哈哈!”叔婆笑道:“我說你是個書呆子,沒錯兒!博洋就是把你的本事全都學到了家,將來大不了和你一樣,一輩子做一個沒有錢沒有勢的空心大老官!等博洋長大了,可要怨念當初沒有替他留住一份產業的。”